【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中的气动生头领域,特别是一种直捻与倍捻通用的气动生头装置。
技术介绍
从中国专利ZL200820065380.7《用于BCF加捻的直捻/倍捻两用电锭》中所述的直倍捻两用锭子已知,将空心锭杆的中空通路一分为二并构成互不相通的直捻和倍捻纱道的瓷管座组件安装在储纱盘中心。当所述直倍捻两用锭子作直捻用时,外纱依靠负压依次通过长管、弯头、短管、弯头、喷嘴进入空心锭杆的内孔,在瓷管座组件的弯头处转弯并沿储纱盘的一个径向孔来到储纱盘外,实现直捻外纱的气动生头。当所述直倍捻两用锭子作倍捻用时,锭子纱从喂入卷装引出,穿过锭翼上的小孔,锭子纱借助德国专利DE4309474《手枪式气动生头》所述的喷射装置,从张力组件的顶部孔中穿入,依次经过上钢胆、下钢胆后,在瓷管座组件的弯头处转弯并沿储纱盘的另一个径向孔来到储纱盘外,实现倍捻喂入纱的气动生头。从上述的现有技术可知,使用直倍捻两用锭子生头时,直捻和倍捻时产生抽吸气流的位置和方向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将直倍捻两用锭子分别用于直捻或倍捻时,需采取不同的气动生头途径,这使得直倍捻两用锭子在进行直捻与倍捻相互变换时,操作的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捻与倍捻通用的气动生头装置,包括锭杆(1),其特征是:锭杆上部的中心孔(11)的下部与上部弯折通孔(21)连通,锭杆下部的中心孔(12)的上部与下部弯折通孔(22)连通,所述的上部弯折通孔(21)和所述下部弯折通孔(22)汇合形成共用通道(24),所述上部弯折通孔(21)和所述下部弯折通孔(22)的汇合处构成汇合突起部(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捻与倍捻通用的气动生头装置,包括锭杆(1),其特征是:锭杆上部的中心孔(11)的下部与上部弯折通孔(21)连通,锭杆下部的中心孔(12)的上部与下部弯折通孔(22)连通,所述的上部弯折通孔(21)和所述下部弯折通孔(22)汇合形成共用通道(24),所述上部弯折通孔(21)和所述下部弯折通孔(22 )的汇合处构成汇合突起部(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捻与倍捻通用的气动生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汇合突起部(23)尖端距离锭杆(I)轴线的距离大于锭杆中心孔的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捻与倍捻通用的气动生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部弯折通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甲,刘娅娥,郑智,李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