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着陆缓冲装置,特别涉及无人机伞降着陆时使用的的着陆缓冲气囊。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缓冲气囊(含气囊和自带气源)一般由聚氨酯涂敷材料制成,采用高压气瓶或燃气发生器作为自带气源使气囊展开。气囊在无人机乘降落伞稳降过程中不漏气,无人机着陆时利用着陆冲击能量将气囊内气体压缩,通过爆破活门爆破后排气实现缓冲。为达到缓冲效果,气囊的体积要求足够大,高压气瓶或燃气发生器等气源的充气量大,由此会造成缓冲气囊设计难度大、包装体积大、加工工艺复杂、使用成本高。上述缓冲气囊由于爆破活门的面积、位置和爆破压力已设定好,所以其在地面有坡度和着陆场有地面风等情况下使用时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着陆缓冲气囊。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内囊、外囊、自带气源,外囊包裹在内囊外,自带气源与内囊上端相连通,在外囊上设有进气孔,在外囊的内侧设有外径大于进气孔的堵片与该进气孔相配合。按上述技术方案,进气孔设置在外囊的下方位于内囊的外侧。按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囊上设有常开排气孔,排气孔与外囊的内部相连通。按上述技术方案,排气孔设置在外囊上端的侧壁上。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囊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外囊的横截面尺寸,且内囊与外囊的高度相同。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不需设计爆破口,所以其结构设计相对简单;2、缓冲气囊利用自带气源和外界大气共同充气,与现有气囊相比,在自带气源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充满更大的缓冲气囊,或缓冲气囊相同的情况下,只需较小的自带气源;3、内囊采用不透气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着陆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囊、外囊、自带气源,外囊包裹在内囊外,自带气源与内囊上端相连通,在外囊上设有进气孔,在外囊的内侧设有外径大于进气孔的堵片与该进气孔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着陆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囊、外囊、自带气源,外囊包裹在内囊外,自带气源与内囊上端相连通,在外囊上设有进气孔,在外囊的内侧设有外径大于进气孔的堵片与该进气孔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着陆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设置在外囊的下方位于内囊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凯,蔡磊,余凤华,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