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着陆缓冲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398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着陆缓冲气囊,它包括内囊、外囊、自带气源,外囊包裹在内囊外,自带气源与内囊上端相连通,在外囊上设有进气孔,在外囊的内侧设有外径大于进气孔的堵片与该进气孔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设计爆破口,其结构设计简单;2、缓冲气囊利用自带气源和外界大气共同充气,与现有气囊相比,在自带气源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充满更大的缓冲气囊,或缓冲气囊相同的情况下,只需较小的自带气源;3、内、外囊采用常规加工方法就可满足,其加工简单;自带气源小,对内、外囊材料性能要求不高,所以经济性较高,适合大量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着陆缓冲装置,特别涉及无人机伞降着陆时使用的的着陆缓冲气囊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缓冲气囊(含气囊和自带气源)一般由聚氨酯涂敷材料制成,采用高压气瓶或燃气发生器作为自带气源使气囊展开。气囊在无人机乘降落伞稳降过程中不漏气,无人机着陆时利用着陆冲击能量将气囊内气体压缩,通过爆破活门爆破后排气实现缓冲。为达到缓冲效果,气囊的体积要求足够大,高压气瓶或燃气发生器等气源的充气量大,由此会造成缓冲气囊设计难度大、包装体积大、加工工艺复杂、使用成本高。上述缓冲气囊由于爆破活门的面积、位置和爆破压力已设定好,所以其在地面有坡度和着陆场有地面风等情况下使用时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着陆缓冲气囊。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内囊、外囊、自带气源,外囊包裹在内囊外,自带气源与内囊上端相连通,在外囊上设有进气孔,在外囊的内侧设有外径大于进气孔的堵片与该进气孔相配合。按上述技术方案,进气孔设置在外囊的下方位于内囊的外侧。按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囊上设有常开排气孔,排气孔与外囊的内部相连通。按上述技术方案,排气孔设置在外囊上端的侧壁上。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囊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外囊的横截面尺寸,且内囊与外囊的高度相同。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不需设计爆破口,所以其结构设计相对简单;2、缓冲气囊利用自带气源和外界大气共同充气,与现有气囊相比,在自带气源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充满更大的缓冲气囊,或缓冲气囊相同的情况下,只需较小的自带气源;3、内囊采用不透气薄膜材料,外囊采用强重比好的特种纺织材料加工而成,其包装体积小;4、内、外囊采用常规加工方法就可满足,其加工简单;自带气源小,对内、外囊材料性能要求不高,所以经济性较高,适合大量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中:1、自带气源,2、内囊,3、外囊,4、内囊顶幅,5、内囊侧幅,6、内囊底幅,7、外囊顶幅,8、外囊侧幅,9、外囊底幅,10、堵片,11、进气孔,12、排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多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它包括自带气源1、内囊2、外囊3。内囊2由内囊顶幅4、内囊侧幅5和内囊底幅6围绕成一个空腔,内囊2可采用轻、薄和易压破的不透气薄膜材料(如聚氨酯薄膜或聚氯乙烯薄膜等),采用热封、热合或粘胶等加工方法制成,且保证囊体密封。自带气源I与内囊顶幅4相连通。外囊3包裹在内囊2外,外囊3由外囊顶幅7、外囊侧幅8和外囊底幅9组成,外囊3可选用强重比高、透气低的特种纺织材料一如涂层锦丝绸或扎光锦丝绸等,采用缝纫机加工的常规缝制方法加工而成,外囊3制成后可不考虑密封性能。外囊3的外囊底幅9加工有直径较大进气孔11,在外囊的内侧设有外径大于进气孔的堵片10与进气孔11相配合。外囊3的外囊侧幅8的上部可加工出多个较小的常开排气孔12,内囊2和外囊,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计成任意外形,但应保证高度相等。内囊2的横截面尺寸应小于外囊3的横截面尺寸。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本技术设置在无人机的下方,在着陆缓冲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无人机自带气源I向内囊2充气,内囊2充满后将外囊3撑开,下降过程中外界大气通过进气孔11向外囊3中进一步充气,使外囊3基本充满成形。着陆后,首先内囊2压缩并最终被压破,此时缓冲气囊对无人机进行第一次缓冲,内囊2内气体被排入外囊3中,使外囊3最终充满并达到预定压力,外囊3内压力迫使堵片10闭合并封闭进气孔11。外囊3进一步压缩,被压缩的气体通过排气孔12排出外囊3,或直接将外囊冲破排出气体,此时缓冲气囊对无人机进行第二次缓冲。最终达到无人机伞降着陆时缓冲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着陆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囊、外囊、自带气源,外囊包裹在内囊外,自带气源与内囊上端相连通,在外囊上设有进气孔,在外囊的内侧设有外径大于进气孔的堵片与该进气孔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着陆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囊、外囊、自带气源,外囊包裹在内囊外,自带气源与内囊上端相连通,在外囊上设有进气孔,在外囊的内侧设有外径大于进气孔的堵片与该进气孔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着陆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设置在外囊的下方位于内囊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凯蔡磊余凤华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