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类领域,具体属于机械零件之间无间隙配合的一种加工方法,尤其适合于无间隙高精度自定心三爪卡盘难加工零件的制作方法。在机械零件切削加工中,对零件的槽面、内平面、内斜面和内曲面等难以加工的接触面以及又需高精度零件间的配合,经常很难用精磨保证,更为突出表现在通用型高精度无间隙自定心三爪卡盘的加工制作,曾有中国专利88211789.0无间隙自定心三爪卡盘,其中能保证卡紧力大稳定性能好,定心度高,使用寿命长等均能超过国外产品,但在实施过程中,为了使总装效果甚佳,少数零件上往往有1~2个配合尺寸要求既是动配合又是基本消除配合间隙,该要求如果用常规的机械加工零件的车、铣、磨等工艺方法,则投入大,工时长,合格率低不能适应批生产的需要,这是目前急需寻求一种工艺来解决的上述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部件的内槽面、内平面、内斜面、内曲面等难以加工部位,如凹凸面配合,孔与轴配合俗称阴阳面配合因阴面能见度差相对加工难度大,能确保上述配合要求,以使上述类产品,总体的定心度在0.01mm左右,从而使该类产品的机械零部件无间隙配合加工方法。为完成上述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备料、粗车、调质、精车、钳工划线、刨内槽、铣端槽、镗孔攻丝、磨端槽以及氮化过程制成的机械零部件无间隙配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氮化前零部件制作加工内腔,对内腔作超公差尺寸的粗切削;第二步制作与该零件内腔阴面相应配合的阳模具,该阳面制为内腔零件规定的尺寸精度和较光洁的粗糙度;第三步阳模具装入制作零部件的内腔阴面内相互配合;第四步将阳模具与装入零部件内腔后造成的缝隙中注入混合料以填补充实;最后待混合料固化时取出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备料、粗车、调质、精车、钳工划线、刨内槽、铣端槽、镗孔攻丝、磨端槽以及氮化过程组成的机械零部件无间隙配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氮化前零部件(3)配合尺寸制作加工阴面,对阴面作超公差尺寸的粗切削;第二步制作与该零部件(3)阴面相应配合模具(2),模具(2)的阳面做成为装配零部件(3)规定的尺寸精度和精糙度;第三步模具装入制作零部件(3)的阴面内在相应位置定位和相互配合;第四步将模具与装入零部件(3)阴面后造成的缝隙中注入混合料(4)以填补充实;最后待混合料(4)固化时取出模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