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卫高专利>正文

一种弹性体实芯内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341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体实芯内胎,该实芯内胎由圆环型聚氨酯环构成,所述聚氨酯环的截面为葫芦型或桃子型,依据车辆钢圈的宽窄不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两种不同形状的截面为葫芦型或桃子型内胎,在内胎的顶部有独特的斜边设计。底部设有粗糙面,便于外胎的紧贴。顶部设计为单面斜边和双面斜边两种圆形,使内外胎入位,安装更为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利用聚氨酯做为实心内胎材料保证了性能的稳定,葫芦型或桃子型截面的设计可以使安装更换内胎更为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自行车的轮胎,尤其是一种弹性体实芯内胎
技术介绍
轮胎的内胎,指用于保持轮胎内压,带有轮胎气门嘴的圆环形弹性管。内胎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耐热性、弹性、耐老化性及较小的永久变形,一般采用丁基橡胶制造。目前和以前所使用的内胎均为封闭的圆环型,存在以下弊端:1.安装不便,当安装或更换内胎时,需借助辅助工具将内胎费力的撬入钢圈。2.封闭的圆环型内胎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3.修理内胎时必须摘下车轮,维修不方便。4.需时常为内胎充气,本专利技术人曾于2011年申请过一种实芯内胎,专利号“201120073432.7”,名称“实芯内胎”,但此公开的实芯内胎还是具有内外胎不够紧贴、安装拆卸不够方便、适用性有局限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维修方便、安全耐用的一种弹性体实芯内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弹性体实芯内胎,该实芯内胎由圆环型聚氨酯环构成,所述聚氨酯环的截面为葫芦型或桃子型,依据车辆钢圈的宽窄不同,本技术提供两种不同形状的截面为葫芦型或桃子型内胎,在内胎的顶部有独特的斜边设计。底部设有粗糙面,便于外胎的紧贴。顶部设计为单面斜边和双面斜边两种圆形,使内外胎入位,安装更为方便。所述的环型聚氨酯环至少为两个半圆构成的圆;所述的环型聚氨酯环也可以为四个或多个弧形段构成;所述聚氨酯环的截面葫芦型的顶部设计有对称的斜面;所述聚氨酯环的截面为葫芦型的下半部设计有粗糙面。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利用聚氨酯做为实心内胎材料保证了性能的稳定,葫芦型截面的设计可以使安装更换内胎更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聚氨酯环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聚氨酯环截面的另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弹性体实芯内胎由四个弧环型聚氨酯环I构成,参见图3,所述聚氨酯环I的截面为葫芦型,葫芦型的顶部设计有斜边2,顶部较宽,便于钢圈宽的电动车或自行车使用,在葫芦型的下半部设计有粗糙面4,便于与外胎紧贴。实施例2参见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弹性体实芯内胎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聚氨酯环I连接为一体,成圆形;参见图4,所述聚氨酯环I的截面为葫芦型,葫芦型的顶部设计有斜边3,顶部较窄,便于钢圈窄的电动车或自行车使用,在葫芦型的下半部设计有粗糙面4,便于与外胎紧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体实芯内胎,由环型聚氨酯环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型聚氨酯环至少为两个半圆构成的圆,所述聚氨酯环的截面葫芦型的顶部设计有对称的斜面;所述聚氨酯环的截面为葫芦型的下半部设计有粗糙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体实芯内胎,由环型聚氨酯环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型聚氨酯环至少为两个半圆构成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高
申请(专利权)人:王卫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