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注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310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注胶机,包括:盛装单体并对其进行加热的第一料罐,盛装催化剂的第二料罐,以及第三料罐。单体和催化剂分别经过各自的计量装置输送至第三料罐进行混合为注胶原料;注胶原料经第三料罐底端的出料口及连接的管路注入到模具中进行模塑成型,且所述第三料罐的体积大于所述模具所能容纳注胶原料的体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注胶机,自动进行计量混配,自动进行注胶,工艺连续,注胶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胶机,特别涉及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注胶机,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热塑性复合材料专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注胶机。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采用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ulding, RTM)方法或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方法制备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所谓树脂传递模塑,是指将树脂注入到含有增强材料,如增强纤维的闭合模具中,浸润增强材料并固化的工艺方法。连续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较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和可以回收利用等优势,因此连续纤维增强PBT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很少有适用于连续纤维增强PBT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半自动或全自动化RTM注胶机,不利于连续纤维增强PBT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因此,本领域尚需开发半自动或全自动化适用于连续纤维增强PBT热塑性复合材料的RTM注胶机,促进推广连续纤维增强PBT热塑性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注胶机,自动连续进行注胶,提高注胶效率和质量。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注胶机,包括:第一料罐,所述第一料罐用于盛装单体,所述第一料罐上配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第二料罐,所述第二料罐用于盛装催化剂,所述第二料罐上配置有第二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第三料罐,所述单体和所述催化剂在所述第三料罐内进行混合为注胶原料,所述第三料罐上配置有第三搅拌装置、第三加热装置、第三惰性气体输送装置;所述第一料罐底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计量装置;所述第二料罐底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计量装置;所述第三料罐的底端设置出料口,连接有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出料调控元件,开启所述出料调控元件,所述注胶原料经出料口及连接的第三管路注入到模具中,且所述第三料罐的体积大于所述模具所能容纳注胶原料的体积。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单体为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催化剂为液体催化剂或固体催化剂。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催化剂为锡类或钛类催化剂。所述锡类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二羟基丁基氯化锡、三(2-乙基一 1-己酸)丁基锡、1,1,6,6-四丁基_1,6 二锡_2,5,7,10-四氧一环癸烷;所述钛类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正钛酸异丙酯,四(2-乙基-1,3-己二醇)合钛,乙酰乙酸乙酯钛复合物。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加热套,所述第一料罐顶端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入口,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入口插入至所述第一料罐内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料罐内部温度,所述第一加热套置于所述第一料罐外周,用于加热所述第一料罐。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加热套采用电加热或导热油加热。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料罐顶端设置有第一惰性气体入口和第一气体出口,所述第一惰性气体入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相连,将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料罐内部;所述第一气体出口上设置有第一气体出口阀。在另一优选例中,开启所述第一气体出口阀,使得惰性气体将第一料罐中的空气排出,保证第一料罐内充满惰性气体氛围,防止第一料罐中单体被氧化。在另一优选例中,氮气流量控制在0.2 2L/min。在另一优选例中,第一搅拌装置为电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搅拌轴、传动器,所述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第一料罐内部的单体内部,所述传动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料罐上方,开启所述传动器,带动所述搅拌轴、搅拌桨转动,对所述单体进行搅拌。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料罐顶端设置有第二惰性气体入口和第二气体出口,所述第二惰性气体入口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二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相连,将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二料罐内部;所述第二气体出口上设置有第二气体出口阀。在另一优选例中,开启所述第二气体出口阀,使得惰性气体将料罐中的空气排出,保证第二料罐内充满惰性气体氛围,防止第二料罐中催化剂被氧化。在另一优选例中,惰性气体流量控制在0.2 2L/min。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加热装置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加热套,所述第三料罐顶端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入口,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入口插入至所述第三料罐内部,用于探测所述第三料罐内部温度,所述第三加热套置于所述第三料罐外周,用于加热所述第三料罐。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加热套采用电加热或导热油加热。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料罐顶端设置有第三惰性气体入口和第三气体出口,所述第三惰性气体入口通过第三气管与所述第三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相连,将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三料罐内部;所述第三气体出口上设置有第三气体出口阀。在另一优选例中,开启所述第三气体出口阀,使得惰性气体将料罐中的空气排出,保证第三料罐内充满惰性气体氛围,防止第三料罐中注胶原料被氧化。在另一优选例中,氮气流量控制在0.2 2L/min。在另一优选例中,关闭第三气体出口阀门,增加第三惰性气体入口的气体压力,开启第三料罐下端的调控元件,优选地,调控元件为出料阀门,将所述注胶原料压出所述第三料罐进行注胶,当采用气体压出所述注胶原料时,所述第三料罐内压力维持在0.1-0.5MPa。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料罐还配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探测所述第三料罐内部的气压。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出料调控元件为泵,在泵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三料罐内的注胶原料抽出通过所述第三管路注入到模具中。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泵为齿轮泵或活塞泵。在另一优选例中,第三搅拌装置为电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搅拌轴、传动器,所述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第三料罐内部的注胶原料内部,所述传动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三料罐上方,开启所述传动器,带动所述搅拌轴、搅拌桨转动,对所述注胶原料进行搅拌。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电动搅拌装置搅拌轴的转数可调。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计量装置为计量泵;所述第二计量装置为计量泵或固体粉末计量设备。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计量泵为齿轮计量泵或活塞计量泵。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注胶机还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⑴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一料罐进行加热,使所述单体的温度为180-200 0C ;(ii)所述第三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三料罐进行加热,使所述注胶原料的温度为180-200 0C ;(iii)所述第一料罐、第二料罐、第三料罐的各联接部位无气体泄漏,具有良好的气密性;(iv)所述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第二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第三惰性气体输送装置均包括压缩高纯氮气瓶,分别向所述第一料罐、第二料罐、第三料罐输送高纯氮气,气体流量为0.2 2L/min ;(V)所述模具的温度为180_220°C。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料罐、第二料罐、第三料罐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模具内置有连续纤维。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连续纤维为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聚丙烯(PP)纤维、聚酰胺(PA)纤维、聚乙烯(PE)纤维,聚酯(PET/PBT)纤维等无机或有机纤维。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连续纤维以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机包括:第一料罐,所述第一料罐用于盛装单体,所述第一料罐上配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第二料罐,所述第二料罐用于盛装催化剂,所述第二料罐上配置有第二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第三料罐,所述单体和所述催化剂在所述第三料罐内进行混合为注胶原料,所述第三料罐上配置有第三搅拌装置、第三加热装置、第三惰性气体输送装置;所述第一料罐底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计量装置;所述第二料罐底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计量装置;所述第三料罐的底端设置出料口,连接有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出料调控元件,开启所述出料调控元件,所述注胶原料经出料口及连接的第三管路注入到模具中,且所述第三料罐的体积大于所述模具所能容纳注胶原料的体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机包括: 第一料罐,所述第一料罐用于盛装单体,所述第一料罐上配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 第二料罐,所述第二料罐用于盛装催化剂,所述第二料罐上配置有第二惰性气体输送装置; 第三料罐,所述单体和所述催化剂在所述第三料罐内进行混合为注胶原料,所述第三料罐上配置有第三搅拌装置、第三加热装置、第三惰性气体输送装置; 所述第一料罐底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计量装置; 所述第二料罐底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计量装置; 所述第三料罐的底端设置出料口,连接有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出料调控元件,开启所述出料调控元件,所述注胶原料经出料口及连接的第三管路注入到模具中,且所述第三料罐的体积大于所述模具所能容纳注胶原料的体积。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加热套,所述第一料罐顶端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入口,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入口插入至所述第一料罐内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料罐内部温度,所述第一加热套置于所述第一料罐外周,用于加热所述第一料罐。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罐顶端设置有第一惰性气体入口和第一气体出口,所述第一惰性气体入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相连,将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料罐`内部;所述第一气体出口上设置有第一气体出口阀。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搅拌装置为电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搅拌轴、传动器,所述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第一料罐内部的单体内部,所述传动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料罐上方,开启所述传动器,带动所述搅拌轴、搅拌桨转动,对所述单体进行搅拌。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料罐顶端设置有第二惰性气体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春范欣愉徐腾辉张笑晴李红周祝颖丹于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