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胶机,特别涉及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注胶机,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热塑性复合材料专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注胶机。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采用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ulding, RTM)方法或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方法制备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所谓树脂传递模塑,是指将树脂注入到含有增强材料,如增强纤维的闭合模具中,浸润增强材料并固化的工艺方法。连续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较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和可以回收利用等优势,因此连续纤维增强PBT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很少有适用于连续纤维增强PBT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半自动或全自动化RTM注胶机,不利于连续纤维增强PBT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因此,本领域尚需开发半自动或全自动化适用于连续纤维增强PBT热塑性复合材料的RTM注胶机,促进推广连续纤维增强PBT热塑性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注胶机,自动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机包括:第一料罐,所述第一料罐用于盛装单体,所述第一料罐上配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第二料罐,所述第二料罐用于盛装催化剂,所述第二料罐上配置有第二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第三料罐,所述单体和所述催化剂在所述第三料罐内进行混合为注胶原料,所述第三料罐上配置有第三搅拌装置、第三加热装置、第三惰性气体输送装置;所述第一料罐底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计量装置;所述第二料罐底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计量装置;所述第三料罐的底端设置出料口,连接有第三管路,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机包括: 第一料罐,所述第一料罐用于盛装单体,所述第一料罐上配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 第二料罐,所述第二料罐用于盛装催化剂,所述第二料罐上配置有第二惰性气体输送装置; 第三料罐,所述单体和所述催化剂在所述第三料罐内进行混合为注胶原料,所述第三料罐上配置有第三搅拌装置、第三加热装置、第三惰性气体输送装置; 所述第一料罐底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计量装置; 所述第二料罐底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计量装置; 所述第三料罐的底端设置出料口,连接有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出料调控元件,开启所述出料调控元件,所述注胶原料经出料口及连接的第三管路注入到模具中,且所述第三料罐的体积大于所述模具所能容纳注胶原料的体积。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加热套,所述第一料罐顶端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入口,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入口插入至所述第一料罐内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料罐内部温度,所述第一加热套置于所述第一料罐外周,用于加热所述第一料罐。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罐顶端设置有第一惰性气体入口和第一气体出口,所述第一惰性气体入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相连,将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料罐`内部;所述第一气体出口上设置有第一气体出口阀。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搅拌装置为电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搅拌轴、传动器,所述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第一料罐内部的单体内部,所述传动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料罐上方,开启所述传动器,带动所述搅拌轴、搅拌桨转动,对所述单体进行搅拌。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料罐顶端设置有第二惰性气体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春,范欣愉,徐腾辉,张笑晴,李红周,祝颖丹,于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