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液配比及浓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1359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化液配比及浓度检测装置,属于矿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水管接头(1)、乳化液箱(14)和乳化油箱(16)、水管接头(1)进口与矿井供水管连接,还包括减压阀(2)、二通电磁阀(3)、第一流量计(5)、下微动开关(9)、上微动开关(10)、浮子(11)、浮锥(12)、电气系统(15)、液位计(17)、第二流量计(21)和泵电机组(20);水管接头(1)出口经减压阀(2)、二通电磁阀(3)、截止阀(4)、第一流量计(5)与油水汇合处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水混合装置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运行平稳可靠、能精确控制乳化液浓度并对浓度进行检测,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乳化液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乳化液配比及浓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乳化液是煤矿井下液压支架的工作介质,由乳化油和水混合而成,其浓度要求在3-5%范围内,浓度过高则造成浪费,浓度过低会使液压支架易生锈,使用寿命缩短。除浓度夕卜,乳化油和水的混合程度对液压支架的工作性能也有较大影响。目前乳化液配比有手动配比和自动配比两种方式,手动配比即人工量取一定量的水和乳化油,然后混合在一起进行搅拌;自动配比一般采用普通液压泵如齿轮泵抽取乳化油,然后和水混合。由于普通液压泵的容积效率问题,很难精确抽取所需要的乳化油,从而所配制的润滑液浓度也不准确。目前乳化液浓度自动检测方法有多种,其基本原理均基于红外透光技术、超声波技术等。对于纯乳化液,这些技术可行性较好,但如果乳化液中含有气泡,则基于这些原理的传感器就会出现较大的偏差,无法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而实际应用中,由于乳化液不停地循环,其中经常含有气泡,使得这些方法检测不精确,常常出现很大的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乳化液配比及浓度检测装置,可精确控制参与配比的乳化油数量,确保乳化液浓度在要求的范围内;同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乳化液配比及浓度检测装置,包括水管接头(1)、乳化液箱(14)和乳化油箱(16)、水管接头(1)进口与矿井供水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压阀(2)、二通电磁阀(3)、截止阀(4)、第一流量计(5)、下微动开关(9)、上微动开关(10)、浮子(11)、浮锥(12)、电气系统(15)、液位计(17)、第二流量计(21)和泵电机组(20);水管接头(1)出口经减压阀(2)、二通电磁阀(3)、截止阀(4)、第一流量计(5)与油水汇合处连通;乳化油箱(16)内装有液位计(17),乳化油箱(16)中的乳化油经过滤器(18)和截止阀(19)进入泵电机组(20)入口,泵电机组(20)出口经第二流量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化液配比及浓度检测装置,包括水管接头(I)、乳化液箱(14)和乳化油箱(16)、水管接头(I)进口与矿井供水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压阀(2)、二通电磁阀(3)、截止阀(4)、第一流量计(5)、下微动开关(9)、上微动开关(10)、浮子(11)、浮锥(12)、电气系统(15)、液位计(17)、第二流量计(21)和泵电机组(20);水管接头(I)出口经减压阀(2)、二通电磁阀(3)、截止阀(4)、第一流量计(5)与油水汇合处连通;乳化油箱(16)内装有液位计(17),乳化油箱(16)中的乳化油经过滤器(18)和截止阀(19)进入泵电机组(20)入口,泵电机组(20)出口经第二流量计(21)和单向阀(6)与油水汇合处连通,所述的泵电机组(20)采用计量泵;在第一流量计(5)和单向阀(6)出口的油水汇合处接有压力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敏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五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