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膜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134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实验室用膜分离装置,所述物料罐与高压泵连接,高压泵与实验膜组件连接,实验膜组件通过物料回流管与回收罐连接,在高压泵与实验膜组件的管道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流量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实验室膜分离设备各核心部件,加以整合集成优化后规范化的成套设备,使得其分离通用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保护完善,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工厂批量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实验膜分离实验的可靠性及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离设备
,尤其是一种实验室用膜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半透膜又称分离膜或滤膜,膜壁布满小孔,根据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等。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膜分离工艺参数一般需要经过实验获得,现有的膜分离实验设备,通用性差,结构复杂,样品量大,存在分离效果差,设备安装不规范等问题,从而使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因此,针对上述情况而设计出一款通用性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样品量小,存在分离效果好,设备安装规范的一种实验室用膜分离装置,正是专利技术人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保护完善,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工厂批量化生产的一种实验室用膜分离装置,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室用膜分离装置,包括物料罐、高压泵、实验膜组件、物料回流管、回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罐与高压泵连接,高压泵与实验膜组件连接,实验膜组件通过物料回流管与回收罐连接,在高压泵与实验膜组件的管道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流量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将实验室膜分离设备各核心部件,加以整合集成优化后规范化的成套设备,使得其分离通用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保护完善,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工厂批量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实验膜分离实验的可靠性及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框架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物料罐;2_高压泵;3_压力传感器;4_温度传感器;5_流量计;6-实验膜组件;7_物料回流管;8-回收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验室用膜分离装置结构框架示意图,包括物料罐1、高压泵2、实验膜组件6、物料回流管7、回收罐8,所述物料罐I与高压泵2连接,高压泵2与实验膜组件6连接,实验膜组件6通过物料回流管7连接与回收罐8连接,在高压泵2与实验膜组件6的管道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及流量计5,本技术将实验室膜分离设备各核心部件,加以整合集成优化后规范化的成套设备,使得其分离通用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保护完善,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工厂批量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实验膜分离实验的可靠性及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验室用膜分离装置,包括物料罐、高压泵、实验膜组件、物料回流管、回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罐与高压泵连接,高压泵与实验膜组件连接,实验膜组件通过物料回流管与回收罐连接,在高压泵与实验膜组件的管道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流量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膜分离装置,包括物料罐、高压泵、实验膜组件、物料回流管、回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罐与高压泵连接,高压泵与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新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