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膜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7686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及生活污水净化和固液分离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动态膜过滤器,含有壳体、滤袋、进料阀、旁路阀、出液口和放料阀,所述壳体的上部为圆筒状,下部为圆锥状,放料阀设在壳体的底端,所述进料阀和旁路阀按上下排列分别设在壳体一侧的中部位置,出液口设在壳体另一侧的上部,滤袋通过支承架安装在壳体内,所述滤袋的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连接滤袋的支承架为筒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效果好,避免出现堵塞、滤袋易清洗,不硬结并且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动态膜过滤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及生活污水净化和固液分离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动态膜过滤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政策的贯彻与落实,人们逐渐加强了对工业或者生活中的污水进行净化,尤其是在燃煤锅炉烟气治理、冶炼制酸烟气净化和酸性工业污水处理等的副产物分离等,都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过滤的设备。现有的过滤装置大都为管式过滤器,其缺点是易结垢,易堵塞,而且反复冲洗效果差,使用寿命短,需要频繁的更换,间接的增加了成本,而且在现有过滤器使用的滤袋容易造成硬结,不易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过滤效果好,避免出现堵塞、滤袋易清洗,不硬结并且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动态膜过滤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态膜过滤器,含有壳体、滤袋、进料阀、旁路阀、出液口和放料阀,所述壳体的上部为圆筒状,下部为圆锥状,放料阀设在壳体的底端,所述进料阀和旁路阀按上下排列分别设在壳体一侧的中部位置,出液口设在壳体另一侧的上部,滤袋通过支承架安装在壳体内,所述滤袋的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连接滤袋的支承架为筒状结构。所述的进料阀为气动控制阀。所述壳体上部的筒状部分的高度为2000mm,壳体下部的圆锥状部分的高度为750 1800mm,所述出液口的直径大小为100 200mm。本技术的有益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滤袋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不硬结,易清洗,过滤清夜水质好,与滤袋相连的支承架为筒状结构,克服了易堵塞,膜清洗不彻底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过滤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反冲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图2所不,图中标号所代表的意义I为壳体,2为出液口,3为滤膜,4为出料阀,5为进料阀,6为旁路阀,7为支承架。一种动态膜过滤器,含有壳体、滤袋、进料阀、旁路阀、出液口和放料阀,所述壳体的上部为圆筒状,下部为圆锥状,放料阀设在壳体的底端,所述进料阀和旁路阀按上下排列分别设在壳体一侧的中部位置,出液口设在壳体另一侧的上部,滤袋通过支承架安装在壳体内,所述滤袋的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连接滤袋的支承架为筒状结构。所述的进料阀为气动控制阀。所述壳体上部的筒状部分的高度为2000mm,壳体下部的圆锥状部分的高度为750 1800mm,所述出液口的直径大小为100 200mm。在过滤器工作工程中,过滤液通过进料阀进入过滤器,并经过滤袋进行过滤,过滤液经过过滤后进入壳体上部通过出液口溢出,返回系统重新利用或者作为工厂的工业用水,过滤液中的滤渣被滤袋截流在滤袋内表面,当过滤一段时间后,滤袋的滤渣达到一定厚度,过滤器进入反冲清膜状态,进料阀与旁路阀互相切换,使滤渣脱离滤袋表面并沉降到过滤器下部的圆锥状的底部,过滤器进入下一个过滤、反冲、沉降的周期,当过滤器圆锥状底部的滤渣达到一定量时,过滤器打开放料阀排除滤渣,然后重新进入下一个运行循环周期。本技术的过滤效果好,降低设备结垢以及损坏,适用于工业、生活污水净化及处理的环保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膜过滤器,含有壳体、滤袋、进料阀、旁路阀、出液口和放料阀,所述壳体的上部为圆筒状,下部为圆锥状,放料阀设在壳体的底端,所述进料阀和旁路阀按上下排列分别设在壳体一侧的中部位置,出液口设在壳体另一侧的上部,滤袋通过支承架安装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的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连接滤袋的支承架为筒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膜过滤器,含有壳体、滤袋、进料阀、旁路阀、出液口和放料阀,所述壳体的上部为圆筒状,下部为圆锥状,放料阀设在壳体的底端,所述进料阀和旁路阀按上下排列分别设在壳体一侧的中部位置,出液口设在壳体另一侧的上部,滤袋通过支承架安装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的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利侯明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双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