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腔镜吻合器,包括吻切机构和驱动执行机构,所述的吻切机构包括直板型抵钉座,钉仓和上下两端分别于钉仓和抵钉座滑动连接的直切刀,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管体、固定设置在管体内部后端且内壁面形成有螺纹的传动螺管、设置在所述的管体内部且后端与传动螺管内螺纹啮合连接的中心杆,以及与所述的中心杆传动连接的电机;其中,所述的抵钉座与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钉仓与管体铰接,所述的直切刀后部与中心杆可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腔镜吻合器,结构简单实用性高,利用电机实现击发,避免了手动击发所产生的差异性,增加反馈窗口,提供视觉反馈,提高成功几率,提高手术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腔镜吻合器。
技术介绍
医用吻合器是对消化道生理组织施行外科手术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现在常用的吻合器在对生理组织实施“闭合、吻合、切割”的操作过程全为手动操作,通常手动操作步骤繁琐,容易发生误操作,或者造成手术失败。另外由于个体差异,手动闭合操作时对组织实施的闭合程度、闭合时间容易产生不一致,击发操作时击发力会相差很大,从而降低了手术质量。为克服手动的不足,中国专利201110109722.7公开了一种外科用电动吻合器,包括具有抵钉座、钉仓和执行机构的吻切部以及驱动执行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电驱动装置,且该电驱动装置由电源、控制板以及闭合驱动单元、击发驱动单元共同组成,闭合驱动单元由闭合电机和闭合传动机构组成,闭合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闭合电机连接,闭合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吻切部的执行机构连接,击发驱动单元由击发电机和击发传动机构组成,击发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击发电机连接,击发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吻切部的执行机构连接,闭合电机和击发电机均通过导线与控制板连接,控制板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但是上述采用两个驱动电机,两个传动机构,形式复杂不易操做,在需要击发吻切时,需要同时按下两个按钮,容易产生联动或者干扰,并且安全控制装置采用手动,同时两套驱动电机会造成体积、成本的增大,不利于市场化,尤其是不适用于直切型吻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电动腔镜吻合器。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腔镜吻合器,包括吻切机构和驱动执行机构,所述的吻切机构包括直板型抵钉座,钉仓和上下两端分别于钉仓和抵钉座滑动连接的直切刀,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管体、固定设置在管体内部后端且内壁面形成有螺纹的传动螺管、设置在所述的管体内部且后端与传动螺管内螺纹啮合连接的中心杆,以及与所述的中心杆传动连接的电机;其中,所述的抵钉座与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钉仓与管体铰接,所述的直切刀后部与中心杆可传动连接。直切刀与中心杆的通过连接件可传动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前端形成有与直切刀尾部卡口匹配的凹槽,所述的连接件后端与中心杆通过环凹槽和销钉配合传动连接。在所述的中心杆前端形成有可允许所述的连接件端部插入的凹腔,同时在所述的连接件端部形成有环凹槽,利用贯穿中心杆的销钉实现中心杆与连接件的传动。在所述的连接件后端形成有可允许所述的中心杆端部插入的凹腔,同时在所述的中心杆端部形成有环凹槽,利用贯穿连接件的销钉实现中心杆与连接件的传动。在所述的中心杆上还固定设置有反馈指示杆,相应地在推管上形成有可允许所述的反馈指示杆前后移动的开口,并在管体上设置有透明材料制成的反馈面板。在所述的管体内壁上向内突出地形成有多组支撑台,所述的支撑台与中心杆接触以对其支撑定位。所述的管体由两个截面呈半圆形的管体扣合连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动腔镜吻合器,结构简单实用性高,利用电机实现击发,避免了手动击发所产生的差异性,增加反馈窗口,提供视觉反馈,提高成功几率,提高手术效果。作为优选方案,利用离合器的前后移动实现对中心杆和推管的传动,且利用齿纹啮合传动,齿纹传动效果好,传递精细可控,更是提高产品的精细度。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动腔镜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直切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电动腔镜吻合器,包括吻切机构和驱动执行机构,所述的吻切机构包括直板型抵钉座1,钉仓2和上下两端分别于钉仓和抵钉座滑动连接的直切刀3,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管体20、固定设置在管体内部后端且内壁面形成有螺纹的传动螺管9、设置在所述的管体内部且后端与传动螺管内螺纹啮合连接的中心杆5,以及与所述的中心杆传动连接的电机10 ;其中,所述的抵钉座与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钉仓与管体铰接,所述的直切刀后部与中心杆可传动连接。其中,直切刀的前端下部形成有与设置在抵钉座上的T形滑槽对应的滑块,同时,直切刀的前端上部形成有与钉仓上的滑槽对应的导柱,当直切刀受驱动向前移动时,因为滑块被T形滑槽限位只能沿T形滑槽向前移动,导柱与滑槽的作用即可拉近钉仓与抵钉座的距离,随着直切刀行进切割组织,钉仓与抵钉座的靠近即可同步完成缝合。当缝合完毕退出时,随着直切刀的后退辅以钉仓的弹性复位,钉仓与抵钉座逐步分开,此处与现有技术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因为中心杆为向前旋进或向后旋退而直切刀只能直线运动,所以直切刀与中心杆的通过连接件可传动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前端形成有与直切刀尾部卡口 31匹配的凹槽,所述的连接件6后端与中心杆通过环凹槽和销钉配合传动连接。即,直切刀尾部形成有一个由上下卡板构成的卡口 31,连接块6上的环凹槽与卡口相对应,将卡口卡入环凹槽内并使连接件的前端部被容置于直切刀尾部开口,这样即可实现连接块带动直切刀前后移动。所述的连接件6与中心杆5通过销钉和环凹槽的配合传动,具体地说,在所述的中心杆前端形成有可允许所述的连接件端部插入的凹腔,同时在所述的连接件端部形成有环凹槽,利用贯穿中心杆的销钉即可实现中心杆与连接件的传动。当然也可以在所述的连接件后端形成有可允许所述的中心杆端部插入的凹腔,同时在所述的中心杆端部形成有环凹槽,利用贯穿连接件的销钉即可实现中心杆与连接件的传动。对于本技术的电动腔镜吻合器的驱动执行机构,可以采用任意的电动驱动方式,只需要能将中心杆驱动向前后旋进即可实现本技术之目的。下面将以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管体20、固定设置在管体内部后端且内壁面形成有螺纹的传动螺管9、设置在所述的管体内部且后端与传动螺管内螺纹啮合连接的中心杆5,以及与所述的中心杆传动连接的电机10。其中,具体地说,所述的管体由两个截面呈半圆形的管体扣合连接而成,将管体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内部器件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前部、前端均是至靠近吻切机构端,后部、后端、尾部均是至远离吻切机构靠近电机端。所述的传动螺管相对于管体固定地设置在管体中心处,所述的中心杆前端与抵钉座可传动连接,后端与传动螺管螺接并穿过传动螺管以接近离合器,同时为便于与离合器传动,所述的中心杆后端形成有腔体结构并在该腔体结构内壁上形成有齿纹14。为便于监控中心杆受控前移的位置,在所述的中心杆上还固定设置有反馈指示杆8,相应地在推管上形成有可允许所述的反馈指示杆前后移动的开口,并在管体上设置有透明材料制成的反馈面板18,在所述的反馈面板上设置有合格指示标志,在进行显示反馈指示杆位置的同时,可同时指示是否到达合适位置。在进行腔镜吻合手术时能确定是否完全激发,因此会降低危险性。所述的电机10及电池11和控制系统12固定设置在与管体尾部固定连接的动力腔17内,电机为微型步进电机或者带有减速器的微型步进电机,当然也可直接采用外接电源供能。利用电池供能借助控制系统实现电机的步进输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展开描述。同时在动力腔的壳体上设置有两个控制按钮以分别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腔镜吻合器,包括吻切机构和驱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吻切机构包括直板型抵钉座,钉仓和上下两端分别于钉仓和抵钉座滑动连接的直切刀,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管体、固定设置在管体内部后端且内壁面形成有螺纹的传动螺管、设置在所述的管体内部且后端与传动螺管内螺纹啮合连接的中心杆,以及与所述的中心杆传动连接的电机;其中,所述的抵钉座与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钉仓与管体铰接,所述的直切刀后部与中心杆可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腔镜吻合器,包括吻切机构和驱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吻切机构包括直板型抵钉座,钉仓和上下两端分别于钉仓和抵钉座滑动连接的直切刀,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管体、固定设置在管体内部后端且内壁面形成有螺纹的传动螺管、设置在所述的管体内部且后端与传动螺管内螺纹啮合连接的中心杆,以及与所述的中心杆传动连接的电机;其中,所述的抵钉座与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钉仓与管体铰接,所述的直切刀后部与中心杆可传动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直切刀与中心杆的通过连接件可传动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前端形成有与直切刀尾部卡口匹配的凹槽,所述的连接件后端与中心杆通过环凹槽和销钉配合传动连接。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中心杆前端形成有可允许所述的连接件端部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军,郭庆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贝精密机械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