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极性接反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9944 阅读:7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极性接反保护电路,包括主开关电路、缓冲电路、极性判断电路、控制电路、延时电路和储能电路;主开关电路和缓冲电路分别连接在电池与储能电路的输入之间,储能电路的输出接至负载电路;极性判断电路的输入接至电池;极性判断电路的输出接至控制电路的输入;控制电路的一路输出接至缓冲电路的控制端;控制电路的另一路输出接至延时电路的输入,延时电路的输出接至主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该电路能有效地防止电池极性接反对后级电路及电池的破坏影响,具备低损耗、缓冲功能,能防止电池接入回路瞬间产生大电流对主开关电路的冲击破坏,主开关电路可以采用继电器或接触器,该类器件具有可靠性高,接触阻抗低,损耗小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极性接反保护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缓冲功能的电池极性接反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有许多电子设备都应用到电池,如果把电池的极性接反,接到电子设备中,就会产生大电流并发热,会破坏到电池及其所接入的电路,严重的会导致燃烧起火。对于配置有蓄电池的供电系统中,无论是充电电路的正负极反接,还是蓄电池的极性反接,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熔断器来对电池反接进行保护,但是,由于熔断器的一次性使用的特点,存在着需反复更换熔断器的缺点。而对于采用二极管、晶闸管、晶体三极管、二极管与场效应管串联等方式来对电池反接进行保护的,存在着导通电阻大损耗大等缺点。对于采用继电器或接触器等对电池反接进行保护的,如果没有对电容进行缓充电,瞬间大电流工作容易使得继电器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电池极性接反保护电路,是利用继电器来实现对电池反接进行保护,同时通过缓冲电路和延时电路的配合,使得该电路不仅能实现电池反接保护功能,而且还具备缓冲功能,并具有低损耗以及能防止继电器瞬间电流过大对其的损害等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极性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极性接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开关电路、缓冲电路、极性判断电路、控制电路、延时电路和储能电路;主开关电路和缓冲电路分别连接在电池与储能电路的输入之间,以在电池与储能电路之间形成二个供电通路,储能电路的输出接至负载电路;极性判断电路的输入接至电池,极性判断电路对电池的极性进行判断;极性判断电路的输出接至控制电路的输入,极性判断电路将电池的极性判断结果输出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对极性判断结果的输入信号进行处理,输出与极性判断结果相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电路的一路输出接至缓冲电路的控制端,以控制缓冲电路的通/断;控制电路的另一路输出接至延时电路的输入,延时电路的输出接至主开关电路的控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性接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开关电路、缓冲电路、极性判断电路、控制电路、延时电路和储能电路;主开关电路和缓冲电路分别连接在电池与储能电路的输入之间,以在电池与储能电路之间形成二个供电通路,储能电路的输出接至负载电路;极性判断电路的输入接至电池,极性判断电路对电池的极性进行判断;极性判断电路的输出接至控制电路的输入,极性判断电路将电池的极性判断结果输出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对极性判断结果的输入信号进行处理,输出与极性判断结果相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电路的一路输出接至缓冲电路的控制端,以控制缓冲电路的通/断;控制电路的另一路输出接至延时电路的输入,延时电路的输出接至主开关电路的控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性接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路为储能电容,所述主开关电路常开触点的一端分别接至电池的正极和缓冲电路的一端,所述主开关电路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缓冲电路的另一端、储能电容的一端和负载电路的正输入端,所述极性判断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接至电池的正极,所述极性判断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接至电池的负极,所述极性判断电路的输出端接至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旺发邹建忠黄毅洪开慧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