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硫酸酯化合物、含有其的非水电解液、及锂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817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通式(I)表示的环状硫酸酯化合物的非水电解液。通式(I)中,R1表示通式(II)表示的基团或式(III)表示的基团,R2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通式(II)表示的基团、或式(III)表示的基团。通式(II)中,R3表示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6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或式(IV)表示的基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的充电保存时的开路电压的维持性能优异的非水电解液、使用其的锂二次电池、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有用的锂二次电池用添加剂、适于该添加剂的环状硫酸酯化合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锂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或电动汽车、电力储藏用电源。尤其是最近,对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中可搭载的、高容量、高输出功率且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的需求激增。锂二次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以及非水电解液构成,所述正极包含可吸着释出锂的材料,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锂盐和非水溶剂。作为用于正极的正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使用LiCo02、LiMn02、LiNi02、LiFeP04之类的锂金属氧化物。另外,作为非水电解液,可使用在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乙酯、碳酸甲酯等碳酸酯类的混合溶剂(非水溶剂)中混合有LiPF6, LiBF4' LiN(SO2CF3) 2、LiN(SO2CF2CF3)2之类Li电解质的溶液。另一方面,作为用于负极的负极用活性物质,已知有金属锂、可吸着及释出锂的金属化合物(金属单质、氧化物、与锂的合金等)和碳材料,尤其是,采用了可吸着、释出锂的焦炭、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的锂二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0.22 JP 2010-237173;2011.08.31 JP 2011-189631.一种非水电解液,含有下述通式(I)表示的环状硫酸酯化合物,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上述通式(I)中,R1为上述通式(II)表示的基团或上述式(III)表示的基团,其中,上述通式(II)中,R3表示氟原子、碳原子数为I 3的烷基、碳原子数为I 3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I 3的烷氧基、或上述式(IV)表示的基团;R2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I 3的烷基、上述通式(II)表示的基团或上述式(III)表示的基团,其中,上述通式(II)中,R3表示氟原子、碳原子数为I 3的烷基、碳原子数为I 3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I 3的烷氧基、或上述式(IV)表示的基团。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上述通式(I)中,R1为上述通式(II)表示的基团或上述式(III)表示的基团,其中,上述通式(II)中,R3表示氟原子、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或上述式(IV)表示的基团;R2为氢原子或甲基。4.按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上述通式(I)中,R1为上述式(III)表示的基团,R2为氢原子。5.按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中,还含有下述通式(V)表示的电解质化合物及二氟磷酸锂的至少一方,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中,上述通式(V)表示的电解质化合物为选自下述通式(VI)表示的化合物、下述通式(VII)表示的化合物、下述通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及下述通式(IX)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化合物,7.按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中,还含有下述通式⑴表示的化合物,8.按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中,还含有下述通式(XI)表示的化合物,9.按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尾茂中村光雄春田佳一郎野木荣信藤山聪子林刚史角田秀俊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