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优异的阻燃性、着色性及耐擦伤性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733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优异的阻燃性、着色性及耐擦伤性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具体为,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含:(A)100重量份的基础树脂,其由10-89重量%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类共聚物、89-10重量%的苯乙烯-丙烯腈类共聚物组成;(B)10-40重量份的溴类有机阻燃剂;及(C)0.1-10重量份的涂覆型锑类化合物。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包含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类共聚物的树脂中添加溴类有机阻燃剂及涂覆型锑类化合物,从而通过协同效果,获得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冲击强度、耐擦伤性、着色性及表面硬度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优异的阻燃性、着色性及耐擦伤性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更具体为,在包含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类共聚物的树脂中加入溴类有机阻燃剂及涂覆型锑类化合物,通过协同作用而获得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冲击强度、耐擦伤性、着色性及表面硬度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通常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类树脂(以下简称“ABS”树脂)通过丙烯腈成分而具有优异的刚性和耐化学性,以及通过丁二烯及苯乙烯成分而具有优异的加工性和机械强度,因此广泛用作电器、电子产品、办公仪器等的外部装饰材料,但是因为具有易燃性质而无法防止火灾。从而,用于上述电器、电子产品、办公用仪器等的ABS树脂为了保障对火灾的安全性,需要具有一定的阻燃性(阻燃规格)。赋予上述ABS树脂阻燃性的方法有,在制造橡胶变性苯乙烯类树脂时加入阻燃性单体进行聚合的方法,或在制造的橡胶变性苯乙烯类树脂中混合阻燃剂及阻燃助剂的方法等。上述阻燃剂大体可分为卤系阻燃剂和非卤系阻燃剂,所述非卤系阻燃剂有氮类阻燃剂及氢氧化类阻燃剂。相比所述卤系阻燃剂,所述非卤系阻燃剂阻燃效率大大降低,因而相对地要大量加入,但这将降低橡胶变性苯乙烯树脂的机械物性。从而,目前赋予ABS树脂阻燃性的最常用的方法为使用卤系阻燃剂。所述卤系阻燃剂能够维持橡胶变性苯乙烯类树脂的机械 物性,同时具有提高阻燃性的效果,其中溴类阻燃剂尤其有效。但是被赋予阻燃性的ABS树脂由于ABS树脂本身含有的丁二烯橡胶的特性而导致耐擦伤性大大降低,因此存在即使制造出高光泽度的产品也容易产生刮痕的问题。另外,阻燃助剂本身虽然没有阻燃效果,但是与阻燃剂同时使用时能够提高阻燃效果,因此具有减少阻燃剂含量的优点。通常,使用卤系阻燃剂时阻燃助剂使用锑类化合物的方法尤其有效。但是,以往的投入三氧化二锑类化合物制造阻燃ABS树脂时,存在树脂的冲击强度和着色性下降的物性上的问题,三氧化二锑类化合物由于对人体和环境带来危险和不良影响而被禁用或使用受到限制。此外,目前大部分的阻燃ABS树脂的耐擦伤性仅仅停留在3B或4B铅笔硬度的程度。因此,急需开发出能够维持优异的耐擦伤性、冲击强度及流动性的同时,阻燃性优异的ABS树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包含ABS树脂的树脂中加入溴类有机阻燃剂及涂覆型锑类化合物,通过协同效果而使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冲击强度、耐擦伤性、着色性及表面硬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A) 100重量份的基础树脂,该基础树脂由10-89重量%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类共聚物及89-10重量%的苯乙烯-丙烯腈类共聚物组成;(B) 10-40重量份的溴类有机阻燃剂;及(C)0.1-10重量份的涂覆型锑类化合物。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优异的阻燃性、着色性及耐擦伤性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含:(A)100重量份的基础树脂,其由10-89重量%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类共聚物及89-10重量%的苯乙烯-丙烯腈类共聚物组成;(B) 10-40重量份的溴类有机阻燃剂 ’及(C) 0.1-10重量份的涂覆型锑类化合物。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类共聚物不受特别限制,可以是将丁二烯类橡胶、丙烯腈类单体及苯乙烯类单体进行乳化接枝聚合之后,将此进行凝集、脱水及干燥而制造成粉末状态,优选为,以单体及丁二烯类橡胶总100重量份为基准,在由30-70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0.1-0.5 μ m (micrometer)的丁二烯类橡胶、0.6-2重量份的乳化剂、0.2-1重量份的分子量调节剂及0.05-0.5重量份的聚合引发剂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连续或一次性投入由5-40重量份的丙烯腈类单体及20-65重量份的苯乙烯类单体组成的单体混合物进行乳化接枝聚合后,用5%硫酸溶液进行凝集、脱水及干燥而制造成粉末状态。所述丁二烯橡胶不足30重量%时,生产性大大降低;超过70重量%时接枝率降低,导致耐冲击性和加工性大大降低而不理想,优选为50-60重量%范围。所述苯乙烯-丙烯 腈类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50,000-150, 000,优选丙烯腈类单体的含量为20-40重量%,可以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以所述基础树脂100重量份为基准时,优选包含10-40重量份的所述溴类有机阻燃剂,在此范围内制造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不降低机械强度和流动性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候性。本专利技术能够使用的溴类有机阻燃剂可以是如下阻燃剂,但不限于此。例如,六溴环十二烧(hexabromocyclododecane)、四溴环辛烧、一氯五溴环己烧、十溴二苯醚(Decabromodiphenyl oxide)、八溴二苯醚、十溴二苯乙烧、乙撑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Ethylenebis (tetrabromophthalimide))> 四溴双酌' A、溴化环氧低聚物(Brominatedepoxy oligomer)、双(三溴苯氧基)乙烧、三(三溴苯基)三聚氰酸酯、四溴双酹A双烯丙基醚及其衍生物,优选三(三溴苯基)三聚氰酸酯或溴化环氧低聚物。所述涂覆型锑类化合物作为阻燃助剂与所述溴类有机阻燃剂同时使用时,通过协同效果大大提高所制造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阻燃性。此时,锑类化合物优选使用五氧化二锑、金属锑、氯化锑等,更优选使用五氧化二锑。以所述基础树脂100重量份为基准时,优选包含0.1-10重量份的所述涂覆型锑类化合物,在此范围内制造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不降低冲击强度的同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此外,所述涂覆可以事先使用包含胺类的有机盐类或无机盐类进行。所述包含胺类的有机盐类可以使用选自烷基胺、乙氧基化脂肪胺单乙醇胺(ethoxylatedaliphatic amine monoethanolamine)及链烧醇胺盐(Alkanol amine salt)中的 I 种以上,具体实例为由乙胺、丁胺、乙氧基化硬脂胺(ethoxylated stearylamine)、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三乙酉享胺(triethanolamine)或三乙胺(triethyl amine)和二酸(diacid)组成的胺盐等,但不限于此。此外,所述无机盐类可以为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磷酸、氯化锌、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及硅酸钠中的I种以上。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还可以包含选自冲击补强剂、润滑剂、热稳定剂、抗滴落齐U、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紫外线阻断剂、颜料及无机填充剂等中的I种以上。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包含ABS树脂的树脂中加入溴类有机阻燃剂及涂覆型锑类化合物,从而通过协同效果,获得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冲击强度、耐擦伤性,且具有能够进行美观的外观设计的着色性及表面硬度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具体实施例以下为了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示出优选实施例,但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由这些实施例来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能够进行技术思想范围内的多种变更及修订是明了的,这种变性及修订自然也属于随附的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实施例1在由25重量份的ABS共聚物(DP270、丁二烯橡胶55重量%、LG化学制造)、75重量份的丙烯腈含量为25重量%且重均分子量为120,000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7 KR 10-2010-00913531.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A)IOO重量份的基础树脂,该基础树脂由10-89重量%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类共聚物和89-10重量%的苯乙烯-丙烯腈类共聚物组成; (B)10-40重量份的溴类有机阻燃剂 '及 (C)0.1-10重量份的涂覆型锑类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类共聚物包含30-70重量%的丁二烯橡胶,且通过乳化接枝聚合制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类共聚物包含50-60重量%的丁二烯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丙烯腈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150000,且包含20-40重量%的丙烯腈类单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溴类有机阻燃剂选自六溴环十二烷、四溴环辛烷、一氯五溴环己烷、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十溴二苯乙烷、乙撑双四溴邻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济善南基荣黄龙渊张闵述沈在用
申请(专利权)人:LG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