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便携电子设备中,并已进入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有望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石墨化碳负极材料,因其成本低和合成工艺便于控制等优势,应用于大多数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系统中。由于碳类材料在充电时形成锂的碳化物,在水性电解质中不稳定,会发生反应,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使用碳酸酯体系的电解液。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部分反应产物覆盖在石墨负极材料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 SEI)或界面保护层(膜)。当该界面膜比较致密时,可以有效地将有机电解液与负极材料隔离,避免进一步反应。界面膜的生成情况一方面与碳负极材料的品种有关,另一方面与电解液的类型有关(Electrochimica Acta 55(2010)6332-6341,do1:10.1016/j.electacta.2010.05.072)。在充放电过程中,特别是在高输出特性、大电流充放电情况下,石墨负极会发生结构的退化并与电解液反应,导致放电容量降低和循环特性的劣化。表面处理是提高石墨负极材料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类材料与改性剂前驱物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将反应产物干燥,然后热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类材料与改性剂前驱物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将反应产物干燥,然后热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类材料选自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MCMB)、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选自Al、T1、Co、N1、S1、B、Zr、V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前驱物为含Al、T1、Co、N1、S1、B、Zr或V的醇盐和/或羟基氧化物。5.根据权利要求1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醇、烷烃、环烷烃、碳酸酯、苯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凌雁,李辉,周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微宏新材料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