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导电率稀土硬铝导线,按重量百分比其组分为:铁0.0875%~0.145%,铁硅比例控制在1.7~2.5,硼0.01~0.12%,钆0.01~0.15%,其余为铝。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高导电率稀土硬铝导线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选配铝锭,熔炼,再进行硼化、精炼等处理,制得导线强度160Mpa、导电率63%IACS,抗拉强度160MPa的硬铝导线。利用该导线生产的电缆,可继续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架设;在线路运行过程中,降低线路损耗,节省施工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导线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我国的架空输电导线主要是以铝为导体,钢芯为支撑构件的钢芯铝绞线,所用的铝线导电率要求为>61%IACS,电阻率在0.0279(Γ0.028264 Ω.mm2/m。为了响应国家产业长期发展“节能减排”的政策方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新型智能电网。近三十年来,架空导线行业都在不断研发导电率更高的架空导线,以减少线路能耗,降低线路的运行成本。在高导电率铝架空导线的研发中,目前主要以完全退火再结晶的软铝导线为载流体,软铝线的导电率可达到63%IASC,电阻率一般在0.027151、.027586 Ω.mm2/m。然而,软铝导线虽然提高了铝线的导电率,但是也使铝线的强度及表面硬度明显降低,导致施工中展放困难,较大的表面擦伤会增大线路运行噪音、增强电磁干扰、降低起晕电压,大大削弱低阻软铝导线的低阻节能效果。因此,尽管软铝导线开发已有10年时间,至今仍未大规模推广,仅在极少数特殊线路的扩容中得到应用。而硬铝作为传输导线导体,在国际上已经使用了 100多年,运行安全、可靠,并已建立了一整套施工展放,以及线路维护的工艺方法和专用工具设备。因此,如何在尽量不影响现有线路施工工艺的基础上提高导线强度、提高导电率、控制导电率下降的幅度,是各国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导电率、工艺宽容性更好的高导电率稀土硬铝导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硬铝导线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导电率稀土硬铝导线,按重量百分比其组分为:铁0.0875% 0.145%,铁硅比例控制在1.7 2.5之间,硼0.01 0.12%,钆0.01 0.15%,其余为铝。本专利技术的硬铝导线添加了稀土钆元素,可以提高导线强度,同时,导电率下降的幅度减小。本专利技术所述高导电率稀土硬铝导线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a)选配铝锭,用熔炼炉熔炼,使铝液中铁含量为0.0875% 0.145%,铁硅比例控制在1.7 2.5之间;(b)铝锭完全熔化后,加入铝硼合金,控制铝液中硼含量为0.0Γ0.12%,然后加入精炼剂,搅拌、静置、净化铝熔体,清理铝液表面铝渣,过程中保持铝液温度基本上为一定值;(c)往步骤(b)处理后的铝液中添加铝钆合金,确保铝液中钆含量为0.0Γ0.15%,搅拌、静置、净化铝熔体,清理铝 液表面铝渣,过程中保持铝液温度基本上为一定值;(d)步骤(C)处理后的铝液采用铁模浇铸成铝杆,待铝杆冷却至室温,用拉丝机将其拉制成硬铝单线;(e)将步骤(d)制得的硬铝单线进行低温回复处理,温度控制在100 250°C,制得高导电率稀土硬铝导线。所述步骤(a)中选配AL99.70A或其以上牌号的铝锭,熔炼温度720 760V。所述步骤(b)中铝硼合金中硼含量为1.8 2.2%,铝液中硼含量优选为0.01 0.06%,同时,所述步骤(b)中精炼剂由15 25%的氯化钠、30 40%的氯化钾、5 12%的六氯甲烷、3^7%的氟硼酸钾、12 16%的氟铝酸钠、1(Γ20%的木炭粉混合而成,其含量为0.Γθ.5%。所述步骤(C)中铝钆合金中钆含量为1.8 2.2%。所述步骤(b)或(C)中采用吹入氮气或惰性气体的方式搅拌铝熔体,搅拌2 3分钟,静置3 10分钟,保持铝液温度720 760V。所述步骤⑷中铁模预热100°C,用其浇铸的铝杆直径为12mm。所述步骤(d)中拉丝机的道次压缩率为25 30%,拉拔速度f 10米/分钟,拉制的硬铝单线直径为3mm。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为用重稀土元素钆微合金化的方法,降低Fe、Si等杂质元素的固溶度,并通过低温时效过程中析出的铝钆金属间化合物,起析出强化作用。在保证强化效果的前提下,减小对硬铝导线导电率的影响,同时,严格控制Fe、Si含量及其比例,并经过硼化、精炼等工艺处理,可制得导线强度160Mpa、导电率63% IACS,抗拉强度160MPa的硬铝导线。利用该导线生产的电缆,可继续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架设;在线路运行过程中,降低线路损耗,节省施工费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选配2千克牌号为99.70A的铝锭,在井式炉中进行熔化,熔炼温度720°C,刚玉坩埚,铝锭熔化后加入50克铝硼合金,然后加入6克的精炼剂,精炼剂由18%的氯化钠、32 %的氯化钾、10 %的六氯甲烷、6 %的氟硼酸钾、15 %的氟铝酸钠与19 %的木炭粉混合而成,然后吹入氮气搅拌铝熔体,搅拌3分钟后,静置8分钟,清理铝液表面铝渣,过程中保持铝液温度725°C ;除渣结束后,加入100克铝钆合金,吹入氮气搅拌铝熔体,搅拌2分钟后,静置3分钟后取样,采用直读光谱分析铝液中的硅元素含量0.048%,铁元素含量0.115%,铁娃含量比例为2.40,硼元素含量0.024%,礼元素含量0.10% ;静置2分钟后,采用铁模浇铸成直径为12_的铝杆,铁模预热至100°C ;铝杆冷却至室温后,采用拉丝机按照道次压缩率为25%,拉拔速度I米/分钟拉制成直径为3mm的铝线,共进行六道次变形;将铝线放入马弗炉进行低温时效回复,时效温度120°C,保温180分钟;出炉冷却后检测铝线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其电阻率为0.027302±0.000011 Ω.πιπι2/πι,导电率为63.14±0.03%IACS,延伸率为2.0%,抗拉强度168±3MPa。实施例2:选配2.5千克牌号为99.70A的铝锭,在井式炉中进行熔化,熔炼温度735°C,刚玉坩埚,铝锭熔化后加入75克铝硼合金,然后加入5克的精炼剂,精炼剂由20%的氯化钠、35 %的氯化钾、10 %的六氯甲烷、4 %的氟硼酸钾、14 %的氟铝酸钠与17 %的木炭粉混合而成,然后吹入氮气搅拌铝熔体,搅拌3分钟后,静置10分钟,清理铝液表面铝渣,过程中保持铝液温度730°C ;除渣结束后,加入150克铝钆合金,吹入氮气搅拌铝熔体,搅拌2分钟后,静置3分钟后取样,采用直读光谱分析铝液中的硅元素含量0.052%,铁元素含量0.105%,铁娃含量比例为2.02,硼元素含量0.06%,礼元素含量0.12% ;加入招铁合金静置2分钟后,采用铁模浇铸成直径为12_的铝杆,铁模预热至100°C ;铝杆冷却至室温后,采用拉丝机按照道次压缩率为30%,拉拔速度10米/分钟拉制成直径为3mm的铝线,共进行七道次变形;将铝线放入马弗炉进行低温时效回复,时效温度135°C,保温240分钟;出炉冷却后检测铝线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其电阻率为0.027256±0.000021 Ω.mm2/m,导电率为63.25±0.05% IACS,延伸率为 2.1%,抗拉强度 165±2MPa。实施例3:选配3千克牌号为99.70A的铝锭,在井式炉中进行熔化,熔炼温度720°C,刚玉坩埚,铝锭熔化后加入20克铝硼合金,然后加入8克的精炼剂,精炼剂由15%的氯化钠、30 %的氯化钾、5 %的六氯甲烷、3 %的氟硼酸钾、12 %的氟铝酸钠与IO %的木炭粉混合而成,然后吹入氮气搅拌铝熔体,搅拌3分钟后,静置10分钟,清理铝液表面铝渣,过程中保持铝液温度720°C ;除渣结束后,加入20克铝钆合金,吹入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导电率稀土硬铝导线,按重量百分比其组分为:铁0.0875%~0.145%,铁硅比例控制在1.7~2.5之间,硼0.01~0.12%,钆0.01~0.15%,其余为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电率稀土硬铝导线,按重量百分比其组分为:铁0.0875% 0.145%,铁硅比例控制在1.T2.5之间,硼0.0Γ0.12%,钆0.0Γ0.15%,其余为铝。2.备权利要求1所述高导电率稀土硬铝导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a)选配铝锭,用熔炼炉熔炼,使铝液中铁含量为0.0875% 0.145%,铁硅比例控制在1.7 2.5之间; (b)铝锭完全熔化后,加入铝硼合金,控制铝液中硼含量为0.0Γ0.12%,搅拌、静置、净化铝熔体,清理铝液表面铝渣,过程中保持铝液温度基本上为恒温; (c)往步骤(b)处理后的铝液中添加铝钆合金,确保铝液中钆含量为0.0f0.15%,搅拌、静置、净化铝熔体,清理铝液表面铝渣,过程中保持铝液温度基本上为恒温; (d)步骤(C)处理后的铝液浇铸成铝杆,待铝杆冷却至室温,将其拉制成硬铝单线; (e)将步骤(d)制得的硬铝单线进行低温回复处理,温度控制在100 250°C,制得高导电率稀土硬铝导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导电率稀土硬铝导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选配AL99.70A或其以上牌号的铝锭。4.根据权利要求2所 述高导电率稀土硬铝导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熔炼温度720 7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益友,叶胜平,蒋建清,项建新,张德忠,鞠霖,杨怀,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无锡华能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