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通过预先定义各路段相关的侦测点的坐标信息并将其加载至终端采集装置中,当该终端采集装置通过前述侦测点时即自动触发信息采集机制,以采集该侦测点当前的路况信息,且令该终端采集装置依照预设规则,对所采集的路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该侦测点附近的行车路况信息,因此,后端平台仅需针对各终端采集装置所上传的行车路况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整理,即可得到整体交通网络的行车路况信息。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大幅降低后端平台的运行负担,有效提升整体系统的运作性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另可有效保护终端采集装置的隐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智能交通
,尤指一种行车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行车路况信息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元素,其在动态交通信息发布中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快速准确地进行路况信息的采集及分析,应是当前智能交通信息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环节。目前实时交通流量侦测的做法,大致分为两种方式,分别为固定式侦测器与探测车技术,其中,固定式侦测器是指先行于特定地点设置侦测器以侦测交通流量信息,其缺点为该侦测器属于固定式布建,因此成本高昂而无法全面布署于所有路段。至于探测车系统的侦测方式则可解决前述固定式布建的成本高昂的问题,其基本运作方式为:首先通过探测车上所装载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简称GPS)设备接收GPS信号以得到其相应的定位坐标信息,再利用行动通讯连线,以令该探测车将该GPS设备所测得的定位坐标信息、时间、车辆识别码等采集信息传送至后端平台,而后端平台在接收上述信息后,会根据每一辆探测车的行车轨迹与路线,计算行经道路的路段车速,并依此方式在收集计算出所有探测车所传回的采集信息后,统计产生交通网络上各路段的平均车速信息。然而,前述探测车系统的侦测方式的缺点在于,探测车仅负责采集信息的采集工作,而所有针对该采集信息的统计、分析及汇总等工作则均统一由后端平台来完成,其中,后端平台首先必须进行路段识别,以分辨该笔采集信息归属于哪一路段以进行分类汇总,接着再将同一时段、同一路段中的所有记录进行统计,以计算出各路段的平均车速信息。因此,在当大量探测车同时回传其采集信息至后端平台时,上述处理方式会因后端平台运行负担过重而产生系统性能瓶颈。此外,在现有技术中,探测车回传至后端平台的信息中往往包含有该探测车的识别信息(如车辆识别码),此举也存在有隐私泄漏的疑虑。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现有路况信息采集作业中后端平台的运行负担,并提升整体系统的运作性能,即为本专利技术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以降低后端平台的运作负担,并提升整体系统的运作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可有效保护终端采集装置的隐私性。为达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包括:具有加载模块、定位模块及采集分析模块的终端采集装置与后端平台。该加载模块用于加载各路段相关的侦测点的坐标信息至该终端采集装置;该定位模块用于提供该终端采集装置当前的坐标信息;该采集分析模块用于将该终端采集装置当前的坐标信息与该加载模块所加载的各路段相关的侦测点的坐标信息进行持续比对,以当判断该终端采集装置的当前的坐标信息与该加载模块所加载的一侦测点的坐标信息相符合时,即执行路况信息的采集及分析作业,以得到该相符合的侦测点相关的路段的行车路况信息并输出该行车路况信息;该后端平台用于接收并汇总该终端采集装置所输出的各路段的行车路况信息,以产生整体交通网络的行车路况信息。前述的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中,该加载模块所加载的各路段相关的侦测点的坐标信息预先有程序通过后端平台获取,并利用记忆卡更新、计算器装置通过有线连接技术更新、或计算器装置通过3G、Wifi或其它无线网络技术更新至终端采集装置的加载模块,且各该路段相关的侦测点的坐标信息分别由一对相互配对的两个定位坐标信息所构成,其中,该两个定位坐标信息位于同一路段,且彼此相邻,而由该两个定位坐标信息所构成的各该路段相关的侦测点分别与一路段相对应。前述的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中,该采集分析模块还包括有储存单元、第一比对单元、搜寻单元、第二比对单元、采集单元及分析单元。该第一比对单元用于持续比对该终端采集装置当前的坐标信息是否与储存单元中任一定位坐标信息相符合,并于比对该终端采集装置当前的坐标信息与该任一定位坐标信息相符合时,输出第一感测信号,且将该相符合的定位坐标信息定义为来源坐标信息并储存于该储存单元中,并记录其储存时间;该搜寻单元用于接收该第一比对单元所输出的第一感测信号,以依据该储存单元中所储存的该来源坐标信息,自该加载模块所加载的信息中搜索与该来源坐标信息相配对的另一定位坐标信息;该第二比对单元用于比对该终端采集装置当前的坐标信息是否与该搜寻单元搜寻出的该另一定位坐标信息相符合,并于比对该终端采集装置当前的坐标信息与该搜寻单元搜寻出的该另一定位坐标信息相符合时,输出第二感测信号,并将该相符合的另一定位坐标信息定义为目的坐标信息并储存于该储存单元中,并记录其储存时间;该采集单元用于接收该第二比对单元所输出的第二感测信号,以激活采集信息的采集作业,并将该采集信息储存于该储存单元中;以及该分析单元用于依照预设规则,针对该储存单元中所储存的采集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各侦测点当前的行车路况信息,并将该行车路况信息输出至该后端平台。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分析单元所输出的行车路况信息包括采集侦测点编号、采集时间、车速及行车方向。该采集单元采集该终端采集装置当前的车速,并将该车速及其采集时间储存至该储存单元中。该分析单元依据该储存单元中所储存的该来源坐标信息及该目的坐标信息,自该加载模块所加载的信息中搜寻由该来源坐标信息及该目的坐标信息所构成的侦测点,并依据该来源坐标信息及该目的坐标信息的储存时间先后,确定该行车方向。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坐标信息与该第二定位坐标信息分别由至少一个定点坐标参数所围构而成的第一定位区域与第二定位区域。较佳地,该第一定位坐标信息与该第二定位坐标信息分别由一个定点坐标参数与半径参数所围构而成的第一定位区域与第二定位区域。前述的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中,该定位模块为GPS模块。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预先将侦测点的坐标信息加载至终端采集装置,以令该终端采集装置于判断经过上述侦测点时,即自动触发路况信息的采集分析作业,以产生相应的行车路况信息后才回传至后端平台,因此,可大幅降低后端平台的运行负担,提高整体系统的运作性能。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终端采集装置于上传至后端平台的路况信息中,无需附带可追溯终端采集装置的识别信息,因此可有效保护终端采集装置的隐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侦测点定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侦测点定义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后端平台所汇总的行车路况信息的资料表。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 终端采集装置110 加载模块130 定位模块150 采集分析模块151 储存单元152 第一比对单元153 搜寻单元154 第二比对单元155 采集单元156 分析单元16 后端平台20、21、22、23、24 LTD301、302 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及功效,也可借由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如图所示,该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主要由终端采集装置10及后端平台16所构成,其中,该终端采集装置10例如为移动探测车,主要用于采集路况信息并进行分析,其具有加载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其包括:终端采集装置,其具有:加载模块,其用于加载各路段相关的侦测点的坐标信息至该终端采集装置;定位模块,其用于提供该终端采集装置当前的坐标信息;及采集分析模块,其用于将该终端采集装置当前的坐标信息与该加载模块所加载的各路段相关的侦测点的坐标信息进行持续比对,以当判断该终端采集装置的当前的坐标信息与该加载模块所加载的一侦测点的坐标信息相符合时,即执行路况信息的采集及分析作业,以得到该相符合的侦测点相关的路段的行车路况信息并输出该行车路况信息;以及后端平台,其用于接收并汇总该终端采集装置所输出的各路段的行车路况信息,以产生整体交通网络的行车路况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02 TW 1002206691.一种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其包括: 终端采集装置,其具有: 加载模块,其用于加载各路段相关的侦测点的坐标信息至该终端采集装置; 定位模块,其用于提供该终端采集装置当前的坐标信息;及 采集分析模块,其用于将该终端采集装置当前的坐标信息与该加载模块所加载的各路段相关的侦测点的坐标信息进行持续比对,以当判断该终端采集装置的当前的坐标信息与该加载模块所加载的一侦测点的坐标信息相符合时,即执行路况信息的采集及分析作业,以得到该相符合的侦测点相关的路段的行车路况信息并输出该行车路况信息;以及 后端平台,其用于接收并汇总该终端采集装置所输出的各路段的行车路况信息,以产生整体交通网络的行车路况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加载模块所加载的各路段相关的侦测点的坐标信息预先通过该后端平台获取,并利用记忆卡更新、计算器装置通过有线连接 技术或无线网络技术更新至该加载模块,且各该路段相关的侦测点的坐标信息分别由一对相互配对的两个定位坐标信息所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定位坐标信息位于同一路段,且彼此相邻,而由该两个定位坐标信息所构成的各该路段相关的侦测点分别与一路段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采集分析模块还包括: 储存单元,其用于储存该加载模块所加载的各路段相关的侦测点的坐标信息; 第一比对单元,其用于持续比对该终端采集装置当前的坐标信息是否与该储存单元中任一定位坐标信息相符合,并于比对该终端采集装置当前的坐标信息与该任一定位坐标信息相符合时,输出第一感测信号,且将该相符合的定位坐标信息定义为来源坐标信息并储存于该储存单元中,并记录其储存时间; 搜寻单元,其用于接收该第一比对单元所输出的第一感测信号,以依据该储存单元中所储存的该来源坐标信息,自该加载模块所加载的信息中搜索与该来源坐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伦铨,罗彬荣,林逸修,黄靖雅,张晋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