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信息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林数字化技术逐渐应用于农业相关领域,如数字植物有利于植株株型的改良、对预测适宜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条件可提供直观的科学依据等。“植物数字化”作为现代农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有机体,是指将植物生长信息进行重构以便采用直观的可视化方式在计算机上对其进行仿真。目前,现有的植物数字化方法多出于某一个方面目的而对植物进行仿真,如为了达到逼真的仿真效果而提出了一些静态的虚拟植物方法或模型,然而,在对植物生长过程进行数字化仿真方面仍然没有较好的模型或方法,如尚未形成如实反映单茎植物生长规律的植物数字化构建方法。1968年,美国生物学家Lindenmayer提出了 L系统理论,并成为植物形态数字化建模的一般框架,该方法主要通过语言描述规则和采用字符串迭代的形式对植物进行数字化模拟。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又逐步演变发展成为以下系列形式;上下文敏感的L系统(Context-sensitive L-system)以便对植物的根到叶(自下而上)以及叶到根(自上而下)的信息传输进行模拟;参数化的L系统(P ...
【技术保护点】
基于生长模型的单茎植物数字化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以下步骤:(1)对实验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单茎植物的生长模型;(2)构建基于植株结构的同化物再分配模型;(3)对植株形态变化进行重构并建立单茎植物数字化模型;(4)对单茎植物进行数字化实现。
【技术特征摘要】
1.关于生长模型的单茎植物数字化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以下步骤:(1)对实验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单茎植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卫东,李萍萍,刘昌鑫,刘清,
申请(专利权)人:唐卫东,李萍萍,刘昌鑫,刘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