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过机匣的管路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99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0:12
一种穿过机匣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机匣、机匣安装座、浮动套筒、安装座压板、螺栓、导管、异型接头、涨圈、密封圈、活动接头、导管、压板、螺栓;其中:机匣安装座焊接或铆接在机匣上,安装座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匣安装座上,浮动套筒与机匣安装座、安装座压板间隙配合;涨圈安装在异型接头上,与浮动套筒小间隙配合,导管、异型接头焊接成一体,活动接头与异型接头采用密封圈密封;压板与异型接头采用螺栓连接,活动接头、导管、压板焊接成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主要针对航空发动机上穿过机匣的管路,直径为φ10~φ24的密封结构,改善了产品性能,提高了机匣和管路的装配性和密封性,降低了管路的安装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穿过机匣的管路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发动机上穿过机匣的管路,根据其直径和传输介质的不同,采用的密封结构也不同。一般的管路多采用一体式穿过机匣的密封结构,即机匣内管路上接头露在机匣外,采用分半式浮动环与机匣安装座内孔配合。这种密封结构固定简单、密封可靠,但要求机匣为对开式结构。往往发动机上有多根不同轴向、角向位置的管路穿过机匣,因此在机匣装配时,机匣安装孔需要对准各个管路位置,不仅降低了机匣的装配性,而且易划伤、碰撞管路,增加了装配工作难度。为此,需设计一种穿过机匣的管路密封结构,能够具有安装补偿和热膨胀补偿能力,实现管路的安装要求和机匣的密封要求,能同时适用于整体和分半式机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装配难度,同时具有安装补偿和热膨胀补偿能力,特别提供一种穿过机匣的管路密封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穿过机匣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机匣1、机匣安装座2、浮动套筒3、安装座压板4、螺栓5、导管6、异型接头7、涨圈8、密封圈9、活动接头10、导管11、压板12、螺栓13 ; 其中:机匣安装座2焊接或铆接在机匣I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过机匣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机匣(1)、机匣安装座(2)、浮动套筒(3)、安装座压板(4)、螺栓(5)、导管(6)、异型接头(7)、涨圈(8)、密封圈(9)、活动接头(10)、导管(11)、压板(12)、螺栓(13);其中:机匣安装座(2)焊接或铆接在机匣(1)上,安装座压板(4)通过4个或6个螺栓(5)固定在机匣安装座(2)上,浮动套筒(3)与机匣安装座(2)、安装座压板(4)间隙配合,周向可自由移动1~3mm;涨圈(8)安装在异型接头(7)上,与浮动套筒(3)小间隙配合,导管(6)、异型接头(7)焊接成一体,异型接头(7)低于机匣内涵道表面,活动接头(10)与异型接头(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过机匣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机匣(I)、机匣安装座(2)、浮动套筒(3)、安装座压板(4)、螺栓(5)、导管(6)、异型接头(7)、涨圈(8)、密封圈(9)、活动接头(10)、导管(11)、压板(12)、螺栓(13); 其中:机匣安装座(2)焊接或铆接在机匣(I)上,安装座压板(4)通过4个或6个螺栓(5)固定在机匣安装座(2)上,浮动套筒(3)与机匣安装座(2)、安装座压板(4)间隙配合,周向可自由移动I 3mm ; 涨圈(8)安装在异型接头(7)上,与浮动套筒(3)小间隙配合,导管(6)、异型接头(7)焊接成一体,异型接头(7)低于机匣内涵道表面,活动接头(10)与异型接头(7)采用密封圈(9)密封;压板(12)与异型接头(7)采用3个或4个螺栓(1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铎安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