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促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87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动促动器。在螺母的底面形成有沿着选换挡轴的轴向的长槽、亦即第一引导槽。臂的前端部在自由状态下与第一引导槽嵌合,且臂的前端部与第一引导槽的长度方向上的内壁卡合。臂的基端部固定在选换挡轴的外周。在螺母的一面突出形成有圆筒状的嵌合突起。嵌合突起与在壳体的内壁面形成、且沿着丝杠轴的轴向的长槽嵌合,亦即与第二引导槽嵌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电动促动器,在该电动促动器中,为了进行换挡操作而使选换挡轴绕轴旋转,并且,为了进行选挡操作而使上述选换挡轴进行轴向移动。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使手动变速器的变速变成自动化后的自动控制式手动变速器(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的变速装置。这样的变速装置具备电动促动器,该电动促动器通过对变速杆进行操作而切换变速机构的变速挡。例如在日本特开2011-75097号公报中,作为电动促动器的一个例子而公开了如下换挡/选挡驱动装置,该换挡/选挡驱动装置通过电动马达的旋转驱动カ使选换挡轴绕轴旋转从而进行换挡动作,或者通过电动马达的旋转驱动カ使选换挡轴沿轴向移动。上述换挡/选挡驱动装置具备第一转换机构以及第ニ转换机构。上述第一转换机构将电动马达的旋转驱动カ转换为用于使选换挡轴旋转的力。上述第二转换机构将该旋转驱动カ转换为用于使选换挡轴进行轴向移动的カ。在日本特开2011-75097号公报中,为了对电动马达的旋转驱动力进行增幅并将其输出,使第一转换机构(换挡转换机构)具备作为減速机构之ー的滚珠丝杠机构、臂。例如,滚珠丝杠机构具有丝杠轴以及螺母。上述丝杠轴与选换挡轴形成交错角为90°的交错轴的关系。上述螺母经由滚珠而与丝杠轴卡合。具体而言,电动马达的驱动カ被输入到丝杠轴,臂的一端与螺母结合成能够一同旋转,并且臂的另一端与选换挡轴连结成能够一体旋转。具体而言,臂的 另一端与选换挡轴的连结通过花键嵌合而实现。而且,通过电动马达的旋转使螺母沿丝杠轴的轴向移动,从而臂伴随着该螺母的移动而绕选换挡轴摆动,由此,使得选换挡轴进行旋转。然而,在这样的结构中存在难以使选换挡轴顺畅地进行轴向移动这样的问题。例如,若臂与选换挡轴之间的尺寸精度较低,则形成于ー对花键部之间的、用于啮合的间隙会在局部缩窄。其结果,伴随着选换挡轴的轴向移动,臂的另一端可能会沿该选换挡轴的轴向移动。而且,若臂的另一端进行轴向移动,则臂相对于选换挡轴从正交姿势开始倾转。由此,形成于ー对花键部之间的、用于啮合的间隙会进ー步缩窄。其結果,进行轴向移动的选换挡轴的外周可能会挖削臂的另一端的花键部内周。若能够使臂的另一端固定于选换挡轴,则能够化解此类问题。然而,在为了进行换挡操作而使臂的一端与螺母结合的上述结构中,无法使臂的另一端固定于能够进行轴向移动的选换挡轴。因此,在使臂的另一端固定于选换挡轴的情况下,还需要同时研究用于使选换挡轴顺畅地旋转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ー在于提供能够使选换挡轴进行顺畅的换挡操作及选挡操作的电动促动器。本专利技术的ー种方式的电动促动器为了进行换档操作而使选换档轴绕轴旋转,并且为了进行选档操作而使所述选换档轴进行轴向移动,所述电动促动器包括:电动马达,其产生旋转驱动力;以及换档转换机构,其将来自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驱动カ转换为驱动所述选换档轴使之绕所述选换档轴的轴旋转的力,所述电动促动器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所述换档转换机构包括滚珠丝杠机构和臂,其中,所述滚珠丝杠机构具有:丝杠轴,其成为与所述选换档轴呈规定的交错角的交错轴、且因受到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驱动カ而旋转;以及螺母,其具有沿着所述选换档轴的轴向的第一引导槽、且安装于所述丝杠轴,所述臂的一端以自由状态收纳于所述第一引导槽内且该一端与所述第一引导槽卡合,并且,所述臂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选换档轴的外周,所述臂伴随着所述螺母沿所述丝杠轴的轴向的移动而绕所述选换档轴摆动,从而使所述选换档轴旋转,所述电动促动器还包括止转单元,该止转单元在所述丝杠轴的多个所述轴向位置阻止所述螺母绕所述丝杠轴旋转。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參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可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特征及优点变得清楚,其中,例如利用数字标号来表示结构单元。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ー实施方式的电动促动器的变速装置的局部结构的简要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动促动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动促动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从图3的剖面线IV-1V观察的剖视图。图5是从图3的箭头V观察的仰视图。图6是示出嵌合突起与第二引导槽嵌合的状态的图。图7是示出进行换挡动作时的、换挡转换机构的状态变化的图。图8是示出进行选挡动作时的、换挡转换机构的状态变化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ー实施方式的变速驱动装置3的变速装置I的局部结构的简要分解立体图。变速装置I具备变速器2、以及驱动变速器2使之变速的变速驱动装置3。变速器2具备传动机构(未图不)、变速操作机构6、以及齿轮壳体7。上述传动机构由公知的常啮合式的平行轴齿轮传动机构构成。上述变速操作机构6在多条传动路径之间切换传动机构的传动路径。上述齿轮壳体7收纳上述传动机构以及变速操作机构6。构成为包括变速器2的变速装置I搭载于轿车、卡车等车辆上。通过切换传动机构的传动路径而能够改变传动比。变速操作机构6收纳于齿轮壳体7内,具有多根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拔叉轴10A、IOBUOC0拔叉轴IOA设置成能够沿轴向Ml、M2移动。拔叉轴IOB设置成能够沿轴向M3、M4移动。拔叉轴IOC设置成能够沿轴向M5、M6移动。轴向M1、M3以及M5是彼此朝向相同的方向、且相互并行的轴向。轴向M2、M4以及M6是方向分别与轴向M1、M3以及M5相反的轴向。当从轴向M1、M3、M5 (M2、M4、M6)观察时,拔叉轴10A、10B、IOC并列配置成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各拔叉轴10A、10B、10C的中间部固定有由变速驱动装置3驱动的拔叉头12A、12B、12C。这些拔叉头12A、12B、12C在轴向M1、M3、M5上对齐。各拔叉头12A、12B、12C具有与变速驱动装置3对置的对置面。各对置面处于相同平面上。在各对置面形成有卡合凹处14A、14B、14C。内杆16的另一端部16b通过卡合凹处14A、14B、14C的内部空间而能够在用于与各拔叉头12A、12B、12C卡合的卡合位置间移动。另外,在各拔叉轴10A、10BU0C固定有换挡拨叉11,该换挡拨叉11用于与为了切换传动机构的传动路径而被操作的被操作部件卡合。虽未对上述被操作部件进行图示,但是例如为离合器套筒、同步机构等。在图1中,对于上述换挡拨叉11仅示出了设置于拔叉轴IOA的换挡拨叉11。通过换挡拨叉11沿轴向MfM6的移动,能够使换挡拨叉11卡合与被操作部件卡合,从而能驱动该被操作部件。此外,在图1中示出了卡合槽作为卡合凹处14A、14B、14C,但是当然也可以采用卡合孔来代替卡合槽。变速驱动装置3具备圆柱状的选换挡轴15、以及电动促动器21。上述选换挡轴15使变速操作机构6进行换挡动作以及选挡动作。上述电动促动器21作为用于使选换挡轴15进行换挡动作以及选挡动作的旋转驱动源而被使用。选换挡轴15具有中心轴线17。选换挡轴15以能够绕选换挡轴15 (即绕中心轴线17)沿第一轴旋转方向Rl或者第二轴旋转方向R2旋转、且能够沿第一轴向Mll或者第二轴向M12移动的方式支承于齿轮壳体7。选换挡轴15以与各个拔叉轴10A、10BU0C形成所谓的90°的交错轴的关系的状态配置。第ニ轴旋转方向R2是与第一轴旋转方向Rl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第二轴向M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促动器,其为了进行换档操作而使选换档轴绕轴旋转,并且为了进行选档操作而使所述选换档轴进行轴向移动,所述电动促动器包括:电动马达,其产生旋转驱动力;以及换档转换机构,其将来自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驱动所述选换档轴使之绕所述选换档轴的轴旋转的力,所述电动促动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换档转换机构包括滚珠丝杠机构和臂,其中,所述滚珠丝杠机构具有:丝杠轴,其成为与所述选换档轴呈规定的交错角的交错轴、且因受到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以及螺母,其具有沿着所述选换档轴的轴向的第一引导槽、且安装于所述丝杠轴,所述臂的一端以自由状态收纳于所述第一引导槽内且该一端与所述第一引导槽卡合,并且,所述臂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选换档轴的外周,所述臂伴随着所述螺母沿所述丝杠轴的轴向的移动而绕所述选换档轴摆动,从而使所述选换档轴旋转,所述电动促动器还包括止转单元,该止转单元在所述丝杠轴的多个所述轴向位置阻止所述螺母绕所述丝杠轴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08 JP 2011-2444791.一种电动促动器,其为了进行换档操作而使选换档轴绕轴旋转,并且为了进行选档操作而使所述选换档轴进行轴向移动,所述电动促动器包括: 电动马达,其产生旋转驱动力;以及 换档转换机构,其将来自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驱动カ转换为驱动所述选换档轴使之绕所述选换档轴的轴旋转的力, 所述电动促动器的特征在干, 所述换档转换机构包括滚珠丝杠机构和臂,其中,所述滚珠丝杠机构具有:丝杠轴,其成为与所述选换档轴呈规定的交错角的交错轴、且因受到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驱动カ而旋转;以及螺母,其具有沿着所述选换档轴的轴向的第一引导槽、且安装于所述丝杠轴,所述臂的一端以自由状态收纳于所述第一引导槽内且该一端与所述第一引导槽卡合,并且,所述臂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选换档轴的外周,所述臂伴随着所述螺母沿所述丝杠轴的轴向的移动而绕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本隆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