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建筑地基基础处理
,具体为一种地基处理成桩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及地基处理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桩基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基础形式,混凝土预制桩由于振动噪声污染,挤土效应等缺陷,使用量相对减少。发展最快,适用最广泛是灌注桩,因为它可适用于任何地层土质,可形成任一桩径、桩长,满足不同承载力要求。近年来,我国广泛采用灌注桩,积累了不少没计和施工的经验,灌注桩基施工工艺技术也有长足的发展。灌注桩在工作条件下的强度计算,原则上和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相同。目前现浇灌注桩桩径越来越大 ,最大已超过3m,桩长可做到104m,承载力I万kN以上。其缺点主要在于群桩施工及饱和软流塑性粘性土、淤泥土等施工地层会产生挤土效应,产生挤桩、断桩或桩缩径等问题;另外,其管径范围为325-425mm,其管径受限,难以作为荷载大的高层建筑工程和承载力高的桩基。长螺旋泵注砼钻孔灌注桩的优势在于克服了缩径等不利因素,保证了成桩质量,但其主要缺陷在于如何选择适宜的钻头、终孔提钻与泵送砼的配合等施工工艺都直接影响成桩质量和其承载力,尤其是遇砂、砾及涌水量大的较复杂地层,其终孔返土不彻底易出现桩端松土现象,严重影响成桩质量,有难以克服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地层的桩基施工工艺,以震动锤为沉管动力装置,沉管为内、外双层套装沉管,内管下端设有桩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工艺步骤如下:1、采用震动锤施工方法,将销接固定的内外沉管沉入桩深位,芯管桩尖探出外沉管,使桩端贯入设计要求深度;2、将芯管提起,向外沉管内填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基处理成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震动锤施工工艺,将销接固定的内外沉管沉入桩深位,芯管桩尖探出外沉管,使桩端贯入设计要求深度,将芯管提起,向外沉管内填砼,提外沉管不脱离填入的砼,由震动锤带动芯管沿外沉管夯扩填入砼,以满足扩底筑桩的设计要求,拔出芯管时,将钢筋笼沿外沉管投放、固定,实施成桩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处理成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震动锤施工工艺,将销接固定的内外沉管沉入桩深位,芯管桩尖探出外沉管,使桩端贯入设计要求深度,将芯管提起,向外沉管内填砼,提外沉管不脱离填入的砼,由震动锤带动芯管沿外沉管夯扩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