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套管与钢管组合现浇混凝土空心管桩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3667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套管与钢管组合现浇混凝土空心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桩主要由外侧塑料套管、内侧钢管、预制隔水桩尖、混凝土填筑桩体、现浇桩顶封闭端组成;预制隔水桩尖设于空心管桩的底部,其顶面沿环向设置有外侧沉管连接槽、塑料套管连接槽和内侧钢管连接槽,分别用于限制外侧沉管、塑料套管和内侧钢管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外侧塑料套管、预制隔水桩尖和现浇桩顶封闭端三个方向将桩体与外界环境隔离,克服了混凝土、钢管的腐蚀性问题,同时通过在桩体内预设钢管,可大幅提升桩体的承载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塑料套管与钢管组合现浇混凝土空心管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基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套管与钢管组合现浇混凝土管桩及施工方法,既可同时解决混凝土、钢管腐蚀性问题,还可大幅提升桩体的承载能力,适用于水文地质条件差、对地基承载能力要求高的软土地区地基处理工程。
技术介绍
复合地基加固方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能显著改善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并有效抑制地基土体侧向变形这一特点而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然而,由于复合地基多埋藏于地下,其桩体材料均会面临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的腐蚀问题,在沿海地区、盐碱地区该现象更为明显;同时,在干湿交替环境下,混凝土表面易遭到盐类结晶腐蚀,尤其是硫酸盐腐蚀,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国内外已有众多案例表明,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很多混凝土结构都先后出现病害和劣化,并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隐患、缺陷或损伤,导致其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逐步降低。管桩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包括预应力管桩和非预应力管桩,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它具有单桩承载力高、设计范围广、成桩质量可靠、节省建筑材料等优点。但由于管桩的桩身截面积较小,抵抗侧向变形和外界环境侵蚀的能力较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套管与钢管组合现浇混凝土空心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桩主要由外侧塑料套管、内侧钢管、预制隔水桩尖、混凝土填筑桩体、现浇桩顶封闭端组成;预制隔水桩尖设于空心管桩的底部,其顶面沿环向设置有外侧沉管连接槽、塑料套管连接槽和内侧钢管连接槽,分别用于限制外侧沉管、塑料套管和内侧钢管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套管与钢管组合现浇混凝土空心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桩主要由外侧塑料套管、内侧钢管、预制隔水桩尖、混凝土填筑桩体、现浇桩顶封闭端组成;预制隔水桩尖设于空心管桩的底部,其顶面沿环向设置有外侧沉管连接槽、塑料套管连接槽和内侧钢管连接槽,分别用于限制外侧沉管、塑料套管和内侧钢管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隔水桩尖设有内侧钢管连接管,内侧钢管连接管通过焊接与内侧钢管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套管连接槽和内侧钢管连接槽内安装有止水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桩顶封闭端采用防腐蚀混凝土浇筑,在与下部混凝土填筑桩体的连接处沿环形均匀布设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该竖向钢筋与横向钢筋之间可采用焊接连接或绑扎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钢管外壁焊接有加劲肋板,加劲肋板环形等间隔均匀布设。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管桩,其特征在于,外侧塑料套管由耐腐蚀性的PVC、PE、HDPE、PP材质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管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开荣郑乾涛陈锡崇王冬冬陈朝晖高士巍郑海燕汪绍峰王怀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光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