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强专利>正文

软土地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2823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软土地基施工方法。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包括:在软土地基中设置碎石桩,令所述碎石桩穿过所述软土地基的硬壳层及软土层与持力层相抵。该碎石桩在软土地基中形成了排水通道,同时该碎石桩具有一定的承载功能;在所述设置有碎石桩的软土地基中设置刚性桩,令所述刚性桩穿过所述硬壳层及软土层并穿入所述持力层。在所述设置有碎石桩的软土地基中设置刚性桩可以大幅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并挤压桩体间土体的孔隙水流入由碎石桩形成的所述排水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软土一般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其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大、透水性差、强度低和变形稳定所需时间长等工程特性,而软土地基是指主要由软土构成的地基。一般地,软土地基除包括软土层夕卜,还包括硬壳层及持力层,其中所述硬壳层是指分布在所述软土层之上强度相对比较高的土层,而所述持力层是指分布在所述软土层之下强度高的地层。因为软土地基中的软土层具有上述软土的特点,因此软土地基一般不能直接作为天然地基使用,需经过加固处理,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以避免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出现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的现象。现有技术中软土地基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强夯法、换填法、静力(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及碎石桩法,其中以碎石桩法为例进行说明。碎石桩法是指利用一个产生水平向振动的管状设备在高压水流作用下边振动边冲水,以在软弱粘土中形成孔,之后再往孔内分批填入碎石等坚硬材料制成一根根桩体,由碎石桩体和多个桩之间的土组成复合地基。在软土层中竖向设置碎石桩,碎石桩对软土地基中的软土起到置换作用,因此采用碎石桩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闻地基的承载能力。但因为碎石桩属于散体材料桩,主要依靠桩体周围的土体约束来承载软土地基之上建筑物的负荷。因为软土地基的土体比较软,对碎石桩的约束能力比较差,使得碎石桩的承载能力不强,进而导致采用碎石桩法处理后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提升的比较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在软土地基中设置碎石桩,令所述碎石桩穿过所述软土地基的硬壳层及软土层与持力层相抵;在所述设置有碎石桩的软土地基中设置刚性桩,令所述刚性桩穿过所述硬壳层及软土层并穿入所述持力层。优选地,所述设置碎石桩包括沿与所述软土地基的水平面垂直的方向,将套管振动下沉至软土层底部并使套管的一端与持力层相抵,其中所述套管与持力层相抵的一端设置有活瓣桩靴结构且该活瓣桩靴结构在所述套管下沉的过程中处于闭合状态;分多次向所述套管的空腔中注入碎石桩用料,每次注入所述碎石桩用料后使用柱锤夯击所述碎石桩用料,同时振动提升所述套管,直至所述套管完全拔出所述软土地基同时所述碎石桩用料形成所述碎石桩;其中所述活瓣桩靴结构在所述套管提升的过程中处于打开状态。优选地,所述设置刚性桩包括沿与所述软土地基的水平面垂直的方向,将套管振动下沉穿透软土层并进入持力层,其中所述套管进入持力层的一端设置有活瓣桩靴结构且该活瓣桩靴结构在套管下沉的过程中处于闭合状态;分多次向所述套管的空腔中注入刚性桩用料,每次注入所述刚性桩用料后使用柱锤夯击所述刚性桩用料,同时振动提升所述套管,直至所述套管完全拔出所述软土地基同时所述刚性桩用料形成所述刚性桩;其中所述活瓣桩靴结构在所述套管提升的过程中处于打开状态。优选地,所述设置碎石桩之后,设置刚性桩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硬壳层上挖掘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与碎石桩连接。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排水沟内铺设垫砂层或者碎石层。优选地,所述碎石桩用料包括砂卵石、山渣石、矿渣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刚性桩用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砂、石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碎石桩与所述刚性桩均为多个;所述设置碎石桩和刚性桩包括令多个所述碎石桩与多个所述刚性桩呈交替梅花形排布或呈交替环状排布。优选地,所述刚性桩进入所述持力层的深度为30厘米及30厘米以上。优选地,所述设置所述碎石桩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预先设定的所述碎石桩与所述刚性桩的分布在所述软土地基上设置碎石桩点及刚性桩点。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软土地基的软土层中含水量比较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首先在软土地基上施工设置碎石桩,该碎石桩在软土地基中形成了排水通道,同时该碎石桩具有一定的承载功能;之后在软土地基上施工设置刚性桩,刚性桩穿过所述硬壳层及软土层并穿入所述持力层,刚性桩的刚度比较高,在软土地基中起到主要承载的作用。软土地基上设置碎石桩与刚性桩,该两种桩共同承担软土地基所承受的负荷,因此能够大幅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而且在施工设置刚性桩时,刚性桩挤压桩体间土体的孔隙水流入由碎石桩形成的所述排水通道,进而减少土体的含水量,加快土体的固结,使得桩间土体颗粒之间的孔隙变小,土体的密度变大,从而改善软土地基的压缩性,使得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相比现有的碎石桩法,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碎石桩与刚性桩平面分布示意图;图4至图8为本专利技术碎石桩施工过程示意图;图9至图12为本专利技术刚性桩施工过程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碎石桩与刚性桩平面分布示意图。附图说明1-碎石桩,2-刚性桩,3-投料口,4-套管,5-地面标高,6_硬壳层,7_软土层,8-持力层顶面标高,9-持力层,10-碎石桩用料,11-柱锤,12-刚性桩用料。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1给出一种,如图1所示,主要施工步骤包括步骤Sll :在软土地基中设置碎石桩,令所述碎石桩穿过所述软土地基的硬壳层及软土层与持力层相抵,其中在软土地基中设置的碎石桩在软土地基中形成排水通道;步骤S12 :在所述设置有碎石桩的软土地基中设置刚性桩,令所述刚性桩穿过所述硬壳层及软土层并穿入所述持力层。设置碎石桩后进一步在软土地基中设置刚性桩,可以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并挤压桩体间土体的孔隙水流入由碎石桩形成的所述排水通道。软土地基的软土层中含水量比较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首先在软土地基上施工设置碎石桩,该碎石桩在软土地基中形成了排水通道,同时该碎石桩具有一定的承载功能;之后在软土地基上施工设置刚性桩,刚性桩穿过所述硬壳层及软土层并穿入所述持力层,刚性桩的刚度比较高,在软土地基中起到主要承载的作用。软土地基上设置碎石桩与刚性桩,该两种桩共同承担软土地基所承受的负荷,因此能够大幅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而且在施工设置刚性桩时,刚性桩挤压桩体间土体的孔隙水流入由碎石桩形成的所述排水通道,进而减少土体的含水量,加快土体的固结,使得桩间土体颗粒之间的孔隙变小,土体的密度变大,从而改善软土地基的压缩性、使得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本实施例的,相比现有的碎石桩法,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实施例2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如图2所示,主要处理步骤包括步骤S21 :根据预先设定的所述碎石桩与所述刚性桩的分布在所述软土地基上设置碎石桩点及刚性桩点;如图3所示,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软土地基中设置碎石桩,令所述碎石桩穿过所述软土地基的硬壳层及软土层与持力层相抵;在所述设置有碎石桩的软土地基中设置刚性桩,令所述刚性桩穿过所述硬壳层及软土层并穿入所述持力层。

【技术特征摘要】
1.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软土地基中设置碎石桩,令所述碎石桩穿过所述软土地基的硬壳层及软土层与持力层相抵;在所述设置有碎石桩的软土地基中设置刚性桩,令所述刚性桩穿过所述硬壳层及软土层并穿入所述持力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碎石桩包括沿与所述软土地基的水平面垂直的方向,将套管振动下沉至软土层底部并使套管的一端与持力层相抵,其中所述套管与持力层相抵的一端设置有活瓣桩靴结构且该活瓣桩靴结构在所述套管下沉的过程中处于闭合状态;分多次向所述套管的空腔中注入碎石桩用料,每次注入所述碎石桩用料后使用柱锤夯击所述碎石桩用料,同时振动提升所述套管,直至所述套管完全拔出所述软土地基同时所述碎石桩用料形成所述碎石桩;其中所述活瓣桩靴结构在所述套管提升的过程中处于打开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刚性桩包括沿与所述软土地基的水平面垂直的方向,将套管振动下沉穿透软土层并进入持力层,其中所述套管进入持力层的一端设置有活瓣桩靴结构且该活瓣桩靴结构在套管下沉的过程中处于闭合状态;分多次向所述套管的空腔中注入刚性桩用料,每次注入所述刚性桩用料后使用柱锤夯击所述刚性桩用料,同时振动提升所述套管,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张效军吴宪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