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桥面板腹板位置的加劲构造及加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8633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桥梁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桥面板腹板位置的加劲构造,包括钢桥面板(1)、多个U形加劲肋(2)和钢腹板(4),各个U形加劲肋(2)对称分布在钢腹板(4)的两侧,所述的加劲构造还包括两个对称布置在钢腹板(4)两侧的平钢板加劲肋(3),平钢板加劲肋(3)位于钢腹板(4)与同侧的U形加劲肋(2)之间;所述U形加劲肋(2)与钢桥面板(1)之间的接头采用单面坡口部分熔透焊缝,熔深不小于其板厚的0.8倍;所述平钢板加劲肋(3)与钢桥面板(1)之间的接头采用K形坡口熔透焊缝。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所述的钢桥面板腹板位置的加劲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钢桥面的刚度,有利于延长此位置钢桥面铺装的寿命,且施工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桥面板的加劲构造,尤其涉及一种钢箱梁腹板位置钢桥面板的加劲构造。
技术介绍
采用正交异性板的钢箱梁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应用。正交异性板由钢桥面板、纵向加劲肋及横向加劲肋组成,构造复杂,焊缝数量多,且反复承受汽车轮载的作用,受力较为不利。我国部分正交异性板钢箱梁已出现了多种病害,具体表现在:①钢桥面铺装不同程度的裂缝甚至坑槽,尤其是在钢腹板附近常出现顺桥向规则裂缝;②局部位置焊缝或钢板疲劳断裂,其中钢腹板与钢桥面板的交接处往往较为严重。根据研究,钢腹板位置的上述病害主要与此区域钢桥面板应变过大有关。为了防止此类病害,以往设计中考虑过下述两种方法:①将邻近腹板的第I根U形加劲肋与钢腹板之间的间距缩小;②局部加厚此区域钢桥面板的板厚。方法①的不足在于,随着U形加劲肋与钢腹板净距的减小,钢腹板与钢桥面板连接处的施焊空间也在减小,焊接质量难于保证;由于施焊空间小,部分钢结构加工厂甚至将钢桥面板在钢腹板位置断开。方法②的缺点主要在于,为了避免焊缝集中,局部加厚的范围不能过小,导致用钢量偏大,且施工工序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实践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桥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桥面板腹板位置的加劲构造,包括钢桥面板(1)、多个U形加劲肋(2)和钢腹板(4),各个U形加劲肋(2)对称分布在钢腹板(4)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劲构造还包括两个对称布置在钢腹板(4)两侧的平钢板加劲肋(3),平钢板加劲肋(3)位于钢腹板(4)与同侧的U形加劲肋(2)之间;所述U形加劲肋(2)与钢桥面板(1)之间的接头采用单面坡口部分熔透焊缝,熔深不小于其板厚的0.8倍;所述平钢板加劲肋(3)与钢桥面板(1)之间的接头采用K形坡口熔透焊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桥面板腹板位置的加劲构造,包括钢桥面板(I)、多个U形加劲肋(2)和钢腹板(4),各个U形加劲肋(2)对称分布在钢腹板(4)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劲构造还包括两个对称布置在钢腹板(4)两侧的平钢板加劲肋(3),平钢板加劲肋(3)位于钢腹板(4)与同侧的U形加劲肋(2)之间;所述U形加劲肋(2)与钢桥面板(I)之间的接头采用单面坡口部分熔透焊缝,熔深不小于其板厚的0.8倍;所述平钢板加劲肋(3)与钢桥面板(I)之间的接头采用K形坡口熔透焊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桥面板腹板位置的加劲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钢板加劲肋(3)与钢腹板(4)和U形加劲肋(2)的间距均为150mm,高度不大于150mm。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桥面板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锴戴少雄谢斌曹景刘志才冯希训李强骆春雨赵传亮乔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