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钢混结合梁不密贴部位后灌浆充实结构。
技术介绍
在桥梁建设领域,钢混结合梁较好的综合了钢梁与混凝土梁的优势,不但充分发挥了钢材的抗拉、抗弯性能以及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同时浙青混凝土与混凝土桥面板的结合更好的保证了桥面系质量,钢混结合梁还具有抗震性能优良、自重轻、施工快速方便等特点。钢混结合梁结构应用日趋广泛。对于钢梁上翼缘顶板与桥面板“面一面”接触的结构形式,钢梁与桥面板结合为整体的方法为桥面板安装到位后,现场浇筑桥面板上预留的后浇孔混凝土,将钢梁顶板上的剪力钉浇筑其中。桥面板安装时预留后浇孔的周边以及钢梁顶板周边均需贴上橡胶条使桥面板能平稳落在钢梁顶板上且密封后浇孔四周形成后浇混凝土侧模。除了现浇孔外,橡胶条所围成的区域为梁与板的不密贴空白区域,这样导致了桥面板与钢梁顶板脱离,既不利于钢梁顶板部分的防腐,又不利于桥面荷载向下传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混结合梁不密贴部位后灌浆充实结构,该结构可以使钢梁与结合梁实现完全的结合。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钢混结合梁不密贴部位后灌浆充实结构,它包括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混结合梁不密贴部位后灌浆充实结构,它包括预制混凝土桥面板(2)和钢梁顶板(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钢梁顶板(3)左右两边缘上的纵向橡胶条(7)、均匀设置在两条纵向橡胶条(7)之间的多条横向橡胶条(11),所述两条纵向橡胶条(7)和多条横向橡胶条(11)围成交替设置的多个灌浆区(10)和预留后浇区(4),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2)安装在纵向橡胶条(7)和横向橡胶条(11)上,其中,预制混凝土桥面板(2)的支撑部(2.1)位于灌浆区(10)的顶端;上述钢梁顶板(3)与预制混凝土桥面板(2)的支撑部(2.1)之间通过浇筑在预留后浇区(4)上的混凝土结合;所述灌浆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结合梁不密贴部位后灌浆充实结构,它包括预制混凝土桥面板(2)和钢梁顶板(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钢梁顶板(3)左右两边缘上的纵向橡胶条(7)、均匀设置在两条纵向橡胶条(7)之间的多条横向橡胶条(11),所述两条纵向橡胶条(7)和多条横向橡胶条(11)围成交替设置的多个灌浆区(10)和预留后浇区(4),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2)安装在纵向橡胶条(7)和横向橡胶条(11)上,其中,预制混凝土桥面板(2)的支撑部(2.1)位于灌浆区(10)的顶端;上述钢梁顶板(3)与预制混凝土桥面板(2)的支撑部(2.1)之间通过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伟,连井龙,陈超华,封江东,李鉴,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