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纱用牛角瓜纤维囊籽分离专用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834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2:48
一种纺纱用牛角瓜纤维囊籽分离专用除杂装置,包括:喂给装置、传动系统和输棉管;其特征是:所述喂给装置由给棉板、给棉罗拉、尘棒和四翼打手组成,安装在机架前端的上部;传动系统固定在机架前端的下部;在机架中部设有输棉管道、该管道内设有上下两块调节板和负压风管,该管道的下部设有囊籽尘室;在机架后部设有储棉箱和负压风机。本装置采用弹性金属片为打手,采用多片打手低速运行,对纤维损伤较小,整套装置结构物理打击作用小,结合气流完成除杂,较完好的保存了纤维独有特性;与人工挑拣相比提高功效26倍,有利于牛角瓜纤维的产业化批量生产;含杂率降低到3%,实现了对纤维的有效除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纱用牛角瓜纤维囊籽分离专用除杂装置,属于纺织机械

技术介绍
本装置应用的对象是牛角瓜纤维,它是一种应用于纺织行业的纺纱纤维。野生牛角瓜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广东、四川和云南地区,该纤维是从人工培育的牛角瓜植物果实中提取出,是一种生态环保的纺织新型纤维,它纤维长度长,结构中空,表面光洁,有类似全棉的透气性和舒适感,而且天然抑菌,具有良好的纺纱应用前景。牛角瓜纤维两端,一端连着内囊、一端连着纤维棉籽即种子,纤维紧密的包覆在内囊外层,棉籽再包覆在纤维外层,形成紧密结构被果实外皮包裹。目前纤维的收集方式为破开外皮,收集到的纤维是外层有棉籽,里层有内囊的个体纤维簇,棉籽与内囊均为不能应用于纺纱的杂质,如要应用于纺纱需要有效除去这种杂质。目前,纺织行业还没有专门的设备能对牛角瓜纤维进行除杂,大多是采用人工方法进行,这种人工除杂方法有如下缺陷:1.人工挑拣杂质效率相当低,效果也不理想,一个工人每天工作八小时约挑拣1.2Kg,为成功应用于纺纱,人工挑拣的效率远远达不到工业生产要求,人工成本也将大幅增加;2.由于牛角瓜纤维的特殊结构状态与纤维性能不适应传统的棉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纱用牛角瓜纤维囊籽分离专用除杂装置,包括:喂给装置、传动系统和输棉管;其特征是:所述喂给装置由给棉板、给棉罗拉、尘棒和四翼打手组成,安装在机架前端的上部;传动系统固定在机架前端的下部;在机架中部设有输棉管道、该管道内设有上下两块调节板和负压风管,该管道的下部设有囊籽尘室;在机架后部设有储棉箱和负压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纱用牛角瓜纤维囊籽分离专用除杂装置,包括:喂给装置、传动系统和输棉管;其特征是:所述喂给装置由给棉板、给棉罗拉、尘棒和四翼打手组成,安装在机架前端的上部;传动系统固定在机架前端的下部;在机架中部设有输棉管道、该管道内设有上下两块调节板和负压风管,该管道的下部设有囊籽尘室;在机架后部设有储棉箱和负压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用牛角瓜纤维囊籽分离专用除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系统由电机和电控装置组成,其中电机采用两台变频电机,一台驱动负压风机,为整套装置提供负压,纤维运动通过负压实现;另一台驱动给棉罗拉和四翼打手,该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主动皮带轮,通过三角传动带与安装在四翼打手和给棉罗拉的外端的被动带轮相连接;所述给棉罗拉的转速与四翼打手的转速比由被动带轮外径比决定;所述电控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党赐肖金发徐讪文宋奇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云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