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铜箔生产中表面处理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表面处理是铜箔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对铜箔进行粗化处理、固化处理、防氧化等处理。因表面处理槽体多,流程长,容易出现的缺陷较多,毛面红道就是其中之一。毛面红道部位粗化比正常部位多,铜镏体明显大于正常部位,严重影响铜箔的质量。含有毛面红道较多的铜箔只能划为B级铜箔或废箔,严重影响处理箔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同时采取以下措施: ①提高粗化上液温度至35-40°C; ②降低粗化电流至2400-2800A; ③打扫粗化入槽导电辊及粗化入槽挤液辊`卫生,保持洁净; ④打磨粗化入槽挤液辊,使其表面无脏污,竖道色差; ⑤更换粗化入槽导电辊为辊面平整的粗化入槽导电辊; ⑥更换粗化入槽挤液辊为邵氏硬度60°-70°的粗化入槽挤液辊。本专利技术从各个方面分析造成毛面红道的原因: ①粗化上液温度在20-25°C,粗化电流在2900-3500A。专利技术人对毛面红道位置及正常部位分别进行了电镜分析,电镜照片分别见图1和图2。从电镜照片可以明显看出:毛面红道部位粗化比正常部位多,铜镏体明显大于正常部位; ②粗化入槽导电辊卫生不良,在辊面出现轻镀铜现象,污染箔面; ③粗化入槽挤液辊卫生不良,长时间运行在辊面出现老化,弹性变差; ④粗化入槽挤液辊精度欠佳,在挤液时出现一边紧,一边松,易出现打折; ⑤粗化入槽挤液辊硬度为邵氏80°-90°,硬度过高; 分析原因后,表面处理采取了以下措施以解决毛面红道问题: ①提升粗化上液温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除铜箔表面处理中毛面红道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采取以下措施:①提高粗化上液温度至35?40℃;②降低粗化电流至2400?2800A;③打扫粗化入槽导电辊及粗化入槽挤液辊卫生,保持洁净;④打磨粗化入槽挤液辊,使其表面无脏污,竖道色差;⑤更换粗化入槽导电辊为辊面平整的粗化入槽导电辊;⑥更换粗化入槽挤液辊为邵氏硬度60o?70o的粗化入槽挤液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除铜箔表面处理中毛面红道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采取以下措施:①提高粗化上液温度至35-40°C;②降低粗化电流至2400-2800A;③打扫粗化入槽导电辊及粗化入槽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成群,赵原森,柴云,李龙飞,孟社超,习庆峰,高松,乔亚峰,赵姣姣,周赞雄,
申请(专利权)人: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