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涉及。
技术介绍
钛及钛合金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耐腐蚀,生物及力学相容性优异,广泛应用于外科植入物,钛合金由于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等优异的机械性能,是一种理想的外科植入物材料。此类加工材料大多采用自动化纵切加工,因此对棒材直线度及尺寸精度要求高。小规格金属棒材一般米用两棍矫直方式加工,这种加工方式能有效地矫直棒材,但矫直前棒材需要进行加热,矫直过程中棒材处于扭转应力状态,随着矫直呈现螺旋前进,导致矫直后棒材内部存在较大的内应力,尤其在棒材的近表层,后续加工成某些需要开口( “U型槽口 ”)的外科植入物零件时,会因表层内应力的存在导致明显的缩口问题。而目前对两辊矫直的棒材,一般没有较为合理的应力消除措施,仅通过提高矫直温度或者矫直辊子的调整来降低应力的大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内应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从根本上消除棒材的矫直内应力,解决了因棒材矫直内应力导致后续加工零件的缩口问题。该方法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完全满足批量化生产要求。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 技术方案是,医用钛合金棒材矫直内应力快速消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钛合金棒材矫直内应力快速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采用特制的电加热装置,将两辊矫直的Φ13mm~Φ14mm钛合金棒材采用夹头夹紧,并加上合适的配重(40kg~50kg),避免在通电加热过程中,因材料软化而破坏棒材直线度。通电后,通过调节电控功率大小,棒材将持续升温,采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棒材的实时温度,棒材加热最高温度范围为720℃~780℃,整个加热时间在5s~10s,冷却20s后卸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钛合金棒材矫直内应力快速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采用特制的电加热装置,将两棍矫直的φ 13mm φ 14mm钛合金棒材采用夹头夹紧,并加上合适的配重(40kg 50kg),避免在通电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亚军,曹继敏,杨华斌,罗斌莉,李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赛特金属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