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的连接技术,特别涉及钢筋连续连接中闪光对焊接头的一种新型处理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规定,可以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接头在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无法避开时,应采用I级接头或II级接头,但同一连接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按照设计要求,对于某一过渡结构,接头位置有严格的限制,这样,在使用时,因购进的钢筋有一定长度(每根12m),所以就会产生大量的短料。通常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接头,也有的采用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它是将连接钢筋端的纵肋和横肋用切削的方法剥掉一部分,然后连接滚轧的普通直螺纹后,用特制的直螺纹套筒连接起来,形成钢筋的连接。接头性能达到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J107-2003中A级接头的各项指标。无论采用哪种加工方法,根据《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规定对接头的要求,都会产生大量的不能再使用的短料,即钢筋头。目前,在建筑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钢筋为1.5亿吨。按产生2%的钢筋头来计算,每年浪费的钢筋头即达到3000吨,按每吨价格3000元来计算,就会浪费9百万~1亿元人民 ...
【技术保护点】
钢筋连续连接中闪光对焊接头的一种新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钢筋闪光对焊;(2)在热态下去除接头的毛刺;(3)在接缝两侧进行加热,使温度达850℃以上;(4)用成型胎膜冲(挤)压成型,同时把纵 肋处的多余部分去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国明,安雅,刘景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天津市亚天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