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77613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包括:炭化炉;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冷却管束的第一级取热冷却器,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粉末半焦进口、第一粉末半焦出口、分别与第一冷却管束相连的第一冷却水进口和蒸汽出口,第一粉末半焦进口与炭化炉的出焦口相连;第一送风管道;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冷却管束的第二级取热冷却器,第二壳体上设有与第一粉末半焦出口相连的第二粉末半焦进口、第二粉末半焦出口、分别与第二冷却管束相连的第二冷却水进口和第二冷却水出口;与第一冷却水进口相连的第一供水管道;与第二冷却水进口相连的第二供水管道。上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简化了粉末半焦的输送以及提升装置,同时增多了回收的高品质热量,减少了热量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半焦冷却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煤经低温干馏后成为可燃固体,即为半焦或者焦炭。干馏技术生产的半焦或焦炭根据工艺不同主要有块状半焦和粉末半焦。若干馏使用的原料煤虽然呈块状,但由于机械强度及热稳定性不好,或原料煤呈粉状,干馏后产生的半焦为粉末半焦。目前,粉末半焦的冷却装置主要为冷却回转炉和冷渣机。冷却回转炉主要包括:炉体和位于炉体内的冷却管束,其中,粉末半焦流经冷却管束,冷却水流经壳程。通过炉体的旋转实现粉末半焦在冷却管束内螺旋移动,从而实现对粉末半焦的冷却。冷渣机主要包括:外侧焊有传动装置的外筒,焊有螺旋导向叶片的内筒,焊接与螺旋导向叶片之间的提渣板。通过传动装置的驱动,冷渣机旋转,粉末半焦由螺旋叶片导向前进,同时,提渣板带动粉末半焦向上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向下抛撒,冷却水在内、外筒之间的夹套内逆向流动带走热量,冷却风将内筒内的热空气带走,从而实现粉末半焦的冷却。由于粉末半焦通过提渣板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呈自由散落式抛洒运动,与内筒内壁表面基本上无滑动磨擦,粉末半焦对内筒内壁的磨损极轻微,再加上螺旋叶片和内套筒采用较好抗磨性能的锰钢加工,使得冷渣机的使用寿命较长。但是,使用冷却回转炉或者冷渣机冷却时,粉末半焦的输送以及提升装置较复杂;同时不能回收高品质的热量或者回收的高品质热量较少,造成热量的浪费。另外,由于冷却回转炉和冷渣机均是通过旋转实现粉末半焦的移动和冷却,则二者都较易出现卡塞等机械故 障;同时,冷却回转炉和冷渣机的处理量较小,而且冷却后的粉末半焦的温度较高,冷却效果较差,需要使用大量的水。综上所述,如何冷却粉末半焦,以简化粉末半焦的输送以及提升装置,同时增多回收的高品质热量,减少热量浪费,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以简化粉末半焦的输送以及提升装置,同时增多回收的高品质热量,减少热量浪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包括:炭化炉;第一级取热冷却器,所述第一级取热冷却器包括第一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冷却管束,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粉末半焦进口、第一粉末半焦出口、第一冷却水进口和蒸汽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和所述蒸汽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管束相连,所述第一粉末半焦进口通过第一输焦管道与所述炭化炉的出焦口相连;与所述第一输焦管道的进风口相连的第一送风管道;第二级取热冷却器,所述第二级取热冷却器包括第二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冷却管束,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粉末半焦进口、第二粉末半焦出口、第二冷却水进口和第二冷却水出口,其中,所述第二冷却水进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却管束相连,所述第二粉末半焦进口通过第二输焦管道与所述第一粉末半焦出口相连;与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相连的第一供水管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水进口相连的第二供水管道。优选的,上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中,所述第一供水管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二供水管道与水源连通。优选的,上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中,所述第一粉末半焦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壁底端,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顶部,所述蒸汽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顶端,所述第一粉末半焦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中部;所述第二粉末半焦进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壁底端,所述第二冷却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顶部,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壁顶端,所述第二粉末半焦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中部。优选的,上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输焦管道串联的移动床冷焦器。优选的,上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中,所述第一粉末半焦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顶端,所述第一冷却 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顶部,所述蒸汽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顶端,所述第一粉末半焦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中部;所述第二粉末半焦进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壁顶端,所述第二冷却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顶部,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壁底端,所述第二粉末半焦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中部。优选的,上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送风进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送风进口;所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送风进口相连的第二送风管道;与所述第二送风进口相连的第三送风管道。优选的,上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中,所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的半焦储罐与所述第二粉末半焦出口相连;所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还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进风口与所述半焦储罐的出风口相连;所述第一送风管道与所述除尘器的出风口相连;所述第二送风管道和所述第三送风管道分别与风源连通。优选的,上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半焦储罐内的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口与所述第二粉末半焦出口相连,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焦口位于所述半焦储罐内,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与所述除尘器的进风口相连。优选的,上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还包括: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输焦管道的出口相连,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焦口位于所述第一级取热冷却器内,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与过滤器相连。优选的,上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三级取热冷却器,所述第三级取热冷却器包括第三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三壳体内的第三冷却管束,所述第三壳体上设置有第三粉末半焦进口、第三粉末半焦出口、第三冷却水进口和第三冷却水出口,其中,所述第三冷却水进口和所述第三冷却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三冷却管束相连,所述第三粉末半焦进口通过第三输焦管道与所述第二粉末半焦出口相连;与所述第三冷却水进口相连的第三供水管道。优选的,上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中,所述炭化炉的出焦口的数目至少为两个。优选的,上述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炭化炉的出焦口和所述第一输焦管道相连的缓冲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采用流化风输送粉末半焦,即采用气力传输方式,只需第一送风管道与第一输焦管道的进风口相连即可,从而简化了粉末半焦的输送以及提升装置;同时,在第一级取热冷却器内,粉末半焦走壳程,冷却水走管程,增强了粉末半焦和冷却水的换热,从而冷却水升温较大,冷却水会成为蒸汽,自蒸汽出口排出,这样能够回收高品质的热量,且增多了回收的高品质热量,减少了热量浪费。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通过第一级取热冷却器和第二级取热冷却器实现了粉末半焦的冷却以及通过第一送风管道输送流化风松动粉末半焦,与现有技术采用旋转的冷却回转炉和冷渣机相比,第`一级取热冷却器和第二级取热冷却器无需旋转,而且通过流化风松动粉末半焦,从而避免了冷却过程中出现卡塞机械故障,进而使得整个冷却过程中第一级取热冷却器和第二级取热冷却器的运行较稳定;同时,在第一级取热冷却器和第二级取热冷却器中粉末半焦走壳程,冷却水走管程,有效提高了冷却效果,而且,粉末半焦则进行了两级冷却,与现有技术粉末半焦只进行一级冷却相比,有效地降低了粉末半焦的温度,从而提高了粉末半焦的冷却效果,使得冷却完后,粉末半焦的温度较低。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通过流化风松动粉末半焦,实现了粉末半焦的移动,则可持续进行粉末半焦的冷却,有效增大了粉末半焦的处理量,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炭化炉;第一级取热冷却器,所述第一级取热冷却器包括第一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冷却管束,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粉末半焦进口、第一粉末半焦出口、第一冷却水进口和蒸汽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和所述蒸汽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管束相连,所述第一粉末半焦进口通过第一输焦管道与所述炭化炉的出焦口相连;与所述第一输焦管道的进风口相连的第一送风管道;第二级取热冷却器,所述第二级取热冷却器包括第二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冷却管束,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粉末半焦进口、第二粉末半焦出口、第二冷却水进口和第二冷却水出口,其中,所述第二冷却水进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却管束相连,所述第二粉末半焦进口通过第二输焦管道与所述第一粉末半焦出口相连;与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相连的第一供水管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水进口相连的第二供水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炭化炉; 第一级取热冷却器,所述第一级取热冷却器包括第一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冷却管束,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粉末半焦进口、第一粉末半焦出口、第一冷却水进口和蒸汽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和所述蒸汽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管束相连,所述第一粉末半焦进口通过第一输焦管道与所述炭化炉的出焦口相连; 与所述第一输焦管道的进风口相连的第一送风管道;第二级取热冷却器,所述第二级取热冷却器包括第二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冷却管束,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粉末半焦进口、第二粉末半焦出口、第二冷却水进口和第二冷却水出口,其中,所述第二冷却水进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却管束相连,所述第二粉末半焦进口通过第二输焦管道与所述第一粉末半焦出口相连;与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相连的第一供水管道; 与所述第二冷却水进口相连的第二供水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水管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二供水管道与水源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粉末半焦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壁底端,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顶部,所述蒸汽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顶端,所述第一粉末半焦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中部; 所述第二粉末半焦 进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壁底端,所述第二冷却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顶部,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壁顶端,所述第二粉末半焦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输焦管道串联的移动床冷焦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末半焦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粉末半焦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顶端,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顶部,所述蒸汽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顶端,所述第一粉末半焦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中部; 所述第二粉末半焦进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壁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列克邹春玉卢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