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苏丹红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712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苏丹红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聚合前驱体制备、单分散微球制备、表面交联反应、模板分子脱除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印迹分子在前驱体聚合种子表面包埋聚合的同时,引入了氯代芳香烃间的高交联键合反应,增强了聚合物表面结构刚性、比表面积和疏水作用,有利于强疏水性苏丹红I及其同系物染料的匹配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所得的聚合材料稳定,作用效率较高,可应用于食品和饲料中苏丹红染料的有效提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苏丹红,属于人工合成偶氮类工业染料,不溶于水,易溶于油脂及有机溶剂。由于食品中的天然色素不稳定,经过长时间的光照后很容易褪色,添加苏丹红工号后增加了产品的外观新鲜度,而且苏丹红价格低廉,常被不法商家添加特定食品中来吸引消费者。苏丹红染料主要基团是苯基偶氮萘酚,其中苏丹红I1、苏丹红III和苏丹红IV是苏丹红I的化学衍生物。在苏丹红多组分分析方面,主要借助色谱分离手段实现多个组分的区分和检测,主要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气相色谱-质谱法LC/GC-MS等。由于大多数食品成分复杂,给色谱分离带来困难,基体杂质干扰较严重,色谱峰重叠,色谱中出现的干扰峰也无法进行鉴定和确认,易导致假阳性,需要进行预分离、富集。目前,苏丹红分子印迹聚合材料方面,具有较多的文献报道,主要集中在甲基丙烯酸或4-乙烯基吡啶等单体的本体聚合、沉淀聚合、表面印迹,其中常规本体聚合、沉淀聚合的模板分子包埋深,作用时间长;表面印迹作用速度快,但现有研究做药在纳米微球表面进行负载,作用量小,不利于复杂样品高效富集;其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现有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聚合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苏丹红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聚合前驱体制备将交联剂单体与引发剂加入溶剂中,在0℃条件下通氮除氧3?5min,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液在搅拌下从0℃程序升温到60℃,升温步控为0.5℃/min,并稳定在60℃继续反应6h,之后冷却至室温,得到聚合前驱体乳液;其中所述的交联剂单体为二乙烯基苯;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的溶剂为乙腈;(2)单分散微球制备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致孔剂均匀混合,静置2?4h后加入到步骤(1)所述的聚合前驱体乳液中,在0℃和通氮气除氧的条件下使其搅拌混合均匀,并加热至60℃后连续反应48h,得到带有模板分子的单分散聚合微球;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苏丹红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聚合前驱体制备 将交联剂单体与引发剂加入溶剂中,在0°c条件下通氮除氧3-5min,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液在搅拌下从0°C程序升温到60°C,升温步控为0.50C /min,并稳定在60°C继续反应6h,之后冷却至室温,得到聚合前驱体乳液;其中所述的交联剂单体为二乙烯基苯;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的溶剂为乙腈; (2)单分散微球制备 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致孔剂均匀混合,静置2-4h后加入到步骤(I)所述的聚合前驱体乳液中,在0°C和通氮气除氧的条件下使其搅拌混合均匀,并加热至60°C后连续反应48h,得到带有模板分子的单分散聚合微球;其中所述的模板分子为苏丹红I ;所述的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和乙烯基苄氯混合液;所述的致孔剂为乙腈; (3)表面交联反应 将步骤(2)所述的带有模板分子的单分散聚合微球在温室下浸入二氯甲烷中24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旭聪谢增鸿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