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基酸螯合有机微肥及其生产方法,它的原料包括有机质38-56wt%、复合氨基酸10-15wt%、螯合剂10-15wt%、微量元素2-4wt%和氮磷钾20-30wt%,每克产品还含有益微生物活菌数>0.2亿个。该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促进土壤的团聚体形成,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是有机农业优选肥料,可适用于蔬菜、瓜果、水稻、玉米、香蕉、胡椒等农作物,农产品产量高,品质好,口感佳,营养成分显著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的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一直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不息,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是几十年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化肥产量的迅速增加,农民依赖化肥已经成为习惯,但是农田所施用的任何种类和形态的化肥,都不可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利用,长期使用化肥已经引起严重的环境衰退,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据文献报道,当田地施用化肥的时候,化肥利用率是不完全的,氮为30 60 %,磷为3 25 %,钾为30 60 %。所以化肥用量过大,或使用虽正常,但由于其他自然或人为原因,都会使化肥大量流失。未被植物及时利用的氮化合物,若以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的NO-N的形式存在,就会在土壤水向下渗透时被转移到植物根系分布密集层次以下而造成污染。化肥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河川、湖泊、内海的富营养化。引起水域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水中氮、磷的含量增加,使藻类等水生植物生长过多。②土壤受到污染,土壤物理性质恶化。长期过量而单纯施用化学肥料,会使土壤酸化。土壤溶液中和土壤微团上有机、无机复合体的铵离子量增加,并代换Ca2+、Mg2+等,使土壤胶体分散,土壤结构破坏,土地板结,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食品、饲料和饮用水中有毒成分增加。亚硝酸盐的生物毒性比硝酸盐大5 10倍,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形成的N —亚硝基化合物则是强致癌物质(见N —亚硝基化合物与癌)。使用化肥的地区的井水或河水中氮化合物的含量会增加,甚至超过饮用水标准。施用化肥过多的土壤会使蔬菜和牧草等作物中硝酸盐含量增加。食品和饲料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曾引起小儿和牲畜中毒事故。化学肥料中还含有其他一些杂质,如磷矿石中含镉I IOOppm,含铅5 IOppm,这些杂质也可造成环境污 染。④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增加。施用于农田的氮肥,有相当数量直接从土壤表面挥发成气体,进入大气。还有相当一部分以有机或无机氮形态进入土壤,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会从难溶态、吸附态和水溶态的氮化合物转化成氮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因此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农业专家都提出,应当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恢复自然生态平衡,而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最好的是农作物应当尽可能施用有机肥,所以公开文献报道了很多有关有机肥,特别是含有氨基酸的有机肥的生产方法,经过检索,我们查到以下内容: 1、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63079.9名称: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制备方法,公开(公告)号:CN1721371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水产学院;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2号,专利技术(设计)人:吕景才;赵元凤;汪松林,摘要:一种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制备方法是,先将蛋白废弃物原料水解生成复合氨基酸,再加入微量元素使其与复合氨基酸螯合生成氨基酸螯合物;再将氨基酸螯合物与有益微生物菌(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和高效有机肥三者科学地融合而成生物有机螯合微肥。该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具有肥料利用率高、月巴效速缓兼备、改良和活化土壤、改善作物品质等优点。该肥料有显著的固氮、解磷、解钾,促进作物生长的功能。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无污染、无毒害。该产品具有肥效高、品质好、成本低、用量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优点。2、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31886.7名称:一种双效生物有机肥的配制及工艺申请(专利权)人:颜建华,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解放西路19号文林苑10楼C,专利技术(设计)人:颜建华,摘要:一种双效生物肥料的配制及工艺,属肥料。双效生物肥料既能满足植物营养需要又能调节植物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抗病虫害的能力,这种肥料、选用氨基酸络合物与尿素、钙镁磷肥、磷酸一胺、硫酸钾与啤酒酵母、龙虾壳粉水、有益共生菌群,通过发酵工艺、混合造粒生产的双效生物有机肥经施用能有效提高地力,减少病虫害,减少农药化肥施用提高作物品质,增加产量。3、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355244.8名称:一种螯合型微量元素肥药合剂公开(公告)号:CN102503698A 中国专利,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专利技术(设计)人:汪洪;褚天铎;刘新保;刘荣乐;李 春花;杨清;荣向农:摘要:一种螯合型微量元素肥药液体合剂,其中选择了作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进行配伍,通过加入多种氨基酸与木质素磺酸盐,促进了有机物与微量元素螯合反应,选择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与肥料进行了有效配合。提供了本专利技术肥药液体合剂产品的生产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提高了微量元素离子与多效螯合剂之间的配合反应水平,解决了乳化分层技术问题。产品喷施于作物叶片,可纠正作物微量元素缺乏,效果明显,兼具抗病防虫功效。4、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500648.7名称:一种氨基酸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公开(公告)号:CN102417410A,申请(专利权)人:訾兆举,地址:江苏省新沂市经济开发区上海路江苏新港金源化肥有限公司,摘要:一种氨基酸有机肥的生产方法,该产品属于农用肥料领域,其特征是涉及一种氨基酸有机肥。有机肥主要来源于动物和植物,以动植物的废弃物、排泄物、残体加工而来,富含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生产该氨基酸有机肥使用的原料有:动物残体、植物秸杆、蓖麻籽饼、生产味精下脚料、酒糟、无污染塘泥、草炭、有机肥发酵剂、杀菌除臭剂、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的混合物。5、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54852.9名称:氨基酸态氮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生产工艺,公开(公告)号:CN101117300,申请(专利权)人:吴国梁,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河南科技学院23号楼2楼专利技术(设计)人:吴国梁,摘要:一种复合肥料,具体涉及氨基酸态氮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生产工艺,其含有如下成分,各成分以重量百分计:氨基酸态氮5% -13%;以P2O5计磷3% -10% ;以K2O计钾3% -10%;氮、磷、钾总量为11% -33%;有机质干基> 30%;微量元素> 2%。该有机复合肥以禽羽、畜毛为基质,将其经高温、高压物化处理,然后在催化剂下微生物富氨基酸化制得氨基酸态高有机氮物料;再配以发酵过的畜禽粪、糖醛渣、酒糟等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制得。该生物有机肥含高有机组分、高氨基酸态(非尿素态)有机氮且微量元素丰富对农作物、蔬菜、果树等作物增产增质明显,用该肥料施肥可生产出防病抗害能力强,高优、绿色、环境友好型农作物产品,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最佳肥料。从上述看到,目前公开文献报道的氨基酸螯合有机复合肥主要是以氨基酸、农家月巴、或工厂下脚料和化肥经过发酵或配置得到,有的还加上螯合微量元素,使得农作物既有合适的氮磷钾,也有所需的中量元素,也有能够容易被吸收的微量元素,但是有的制作过程复杂,有的虽然加上螯合微量元素,但是肥料的营养成分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基酸螯合有机微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组成:有机质38?56wt%;复合氨基酸10?15wt%;鳌合剂10?15wt%;微量元素2?4wt%;氮磷钾20?30wt%。
【技术特征摘要】
1.种氨基酸螯合有机微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组成: 有机质38-56wt% ; 复合氨基酸10-15wt% ; 鳌合剂10-15wt% ; 微量元素2-4wt% ; 氮磷钾20-30wt%。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酸螯合有机微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质是以食用菌的废料、木薯淀粉厂的木薯渣、花生麸、动物粪便和豆柏为原料,以重量分数计:食用菌的废料30-40、木薯渣30-40、动物粪便10-15、花生麸5_10和豆柏5_10混合均匀后,每吨原料加入0.5-lkg微生物,每吨原料加入0.5-1 kg尿素和0.25-0.5kg磷酸氢二铵为微生物的氮源和磷养分,加入适量水份混合均匀,调节好水份,手握成团,手指轻轻一弹能散开,指缝中间不滴水为易,把混合好的物质堆成垄,自然发酵升温,当温度超过70°C时,维持5-7天,然后翻堆降温,有机质进行适温腐熟,风干、粉粹、过80目筛网,得到有机质; 所述的微生物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单孢子菌、嗜温性真菌地霉菌和嗜热性真菌烟曲霉的等重量混合的复合微生物。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酸螯合有机微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氨基酸为人的头发和/或动物毛发或羽毛放入搪瓷反应釜,用重量浓度为31-35%盐酸浸泡,盐酸加入量为人毛发和动物皮毛浸泡过表面即可,然后在100 120°C下反应8 12小时,用氢氧化钠中和,当PH值5-7开始过滤,滤液为复合氨基酸原液,浓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良玉,范稚莲,许大富,范业赓,王道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