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及其利用生活污泥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的组成物包括下列原料所制成:城市生活污泥、鸡粪便、菌菇渣、草木灰,原料配方总体有机质大于等于45%,其中,所述的城市生活污泥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是大型食品厂废水处理后排放的污物,其含水量低于60%,所述的菌菇渣是指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菌渣或海鲜菇菌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成为一种优质高钾型有机肥供种植户作为栽培高品质火龙果的新型有机复合肥使用,且有利于提升城市生活污泥利用率有利环保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肥料生产技术,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量天尺属多年生热带及亚热带水果,其果实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火龙果具有耐旱、抗病虫害强、产量高、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好等特点;火龙果作为高钾植物对钾的需求量大,钾是决定品质的主要元素,但火龙果品质和产量易受土壤肥力、肥料施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种植户经常提升肥料中钾元素的含量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火龙果施肥量仅凭经验进行(种植户一般仅选择施用以腐熟鸡粪(或牛粪)制成的火龙果专用有机肥为主),对火龙果营养吸收特性方面的研究较少,亦少有关于火龙果肥料需要使用不同氮、磷、钾配比施用的研究报道。由于火龙果正常质量品质果实的氮含量为0.80—1.20%,磷含量为0.15—0.23%,钾含量为1.41—1.78%,其成熟植株茎干的氮含量为0.70—1.10%,磷含量为0.11—0.23%,而钾含量高可达2.41—2.75%,因此,在火龙果全生育期的N:P:K施用比例约为1:1:1.5为佳,但目前市面上的有机肥标准NY525-2012仅标明氮磷钾总量大于等于6%,有机质大于等于45%(注:实际上有机肥一般都是总氮磷钾> 4% ;有机质含量> 25%),却对于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没有明确的要求,大量的种植户由于缺乏火龙果需肥规律方面的知识,经常盲目性的施肥造成了生产成本的不必要增加,也影响了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另,众所周知,城市生活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或者是大型食品厂(如味精等食品厂)废水处理后排放的污物,由于缺少有效的处理方法,经常导致污泥排放时污染环境,由于这些污泥由于含有一定量 的有害物质及含水量高达80-95%不可直接作为肥料,但污泥也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因此,无害化处理后的城市生活污泥却是很好的有机肥原料。又另,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我国的水果和蔬菜出口面临着来自国际无公害标准的严峻考验,迫切需要提高种植技术,彻底改变以往依靠大量化肥农药提高产量,生产“高量低质”产品的做法。因此严格限制化肥、农药的用量,改良土壤,降低土壤中的药物残留量,才能生产出高效、优质、深受国内外欢迎的绿色、安全果蔬产品。而绿色活性天然有机肥料是新型的生物活性肥料,具有高效、无毒、无公害的特点,它有利于土壤结构、作物吸收,能起到改良土壤,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蓄水保肥能力,提高作物抗病防虫能力,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同时也能大大降低农业成本。所以有机肥料市场具有广阔的空间,加大有机肥技术研发力度,其中加大火龙果有机肥技术研发力度、大力推广和应用有机肥料将会对我国农村火龙果种植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使其能成为一种优质高钾型有机肥供种植户作为栽培高品质火龙果的新型有机肥使用,且有利于提升城市生活污泥利用率有利环保和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这种利用生活污泥生产的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该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的组成物(即专用配方)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城市生活污泥5—6份、鸡粪便1.5—3份、菌燕洛3.5一4.5份、草木灰1.0-1.5份,原料配方总体有机质大于等于45%,其中,所述的城市生活污泥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是大型食品厂废水处理后排放的污物,其含水量低于60%,所述的菌菇渣是指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菌渣或海鲜菇菌渣。本专利技术这种利用生活污泥生产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的方法,该方法仍包括原料准备(即备料)和原料处理步骤,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原料准备和原料处理步骤时,其所生产的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的组成物(即专用配方)是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城市生活污泥5—6份、鸡粪便1.5—3份、菌菇渣3.5—4.5份、草木灰1.0—1.5份,原料有机质大于等于45%,其中,所述的城市生活污泥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是大型食品厂废水处理后排放的污物,经自然晾晒后其含水量低于60%,所述的菌菇渣是指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菌渣或海鲜菇菌渣,其具体方法步骤包括: (O将经自然晾晒后其含水量低于60%的主要原料污泥、鸡粪便、菌菇渣和草木灰称量,加入高温好氧菌混合搅拌均匀; (2)将加入高温好氧菌及混合搅拌均匀后的原料建堆进行第一次发酵(料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按照常规尺寸),或将加入高温好氧菌及混合搅拌均匀后的原料送入常规发酵槽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温度达到55-65 °C,保持2-3天后进行翻堆,然后再升温至55—650C,再保持4—7天,含水量降到40—45%之间(如40%左右)即完成一次发酵; (3)完成一次发酵后的,进行翻堆降温,并添加入硫酸钾、磷酸二氢钾搅拌均匀进行中温发酵,温度在42-46°C,保持发酵一个月,共翻堆4-5次,含水量降到30-35%,加入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后使发酵后的各营养组成应满足氮磷钾含量大于等于6%,使氮:磷:钾=1.0: 0.5—1.0: 1.2—1.5,有机质大于等于45%,所述的中温发酵是指对物料采用中温梯型堆制法发酵,即堆制的规格为底宽2—2.5m,面宽1.5—1.8m,高度1.3—1.5m,加入菌菇渣使料堆疏松透气并采用中温梯型堆制法有利于堆料中有益菌群繁殖生长,增加有益菌数量,使有机肥质量得到提高; (4)将二次发酵的物料进行干化、机械粉碎、装袋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可充分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可大量利用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废菌渣或海鲜菇废菌渣,避免了丢弃导致的环境污染,并克服了现有火龙果有机肥有机质含量低、营养成分不全面及污泥菌渣无法合理利用的问题,具有能制备高有机质含量、营养全面的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经二次发酵处理的污泥及菌菇渣钝化了其中的重金属,使得利用其制成的有机肥能达到农业标准。通过采用高温好氧菌进行两次发 酵,腐熟速度比传统的快10 - 20倍,将原料进行分解至作物可直接吸收成分,鸡粪、城市生活污泥或食品厂污泥、菌菇渣完全腐熟,已基本闻不到臭味,消除致臭物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作为一种高钾型有机肥供种植户作为栽培优质火龙果的新型有机复合肥使用,氮磷钾比例均衡科学,对火龙果营养吸收特性方面可满足需求,可做基肥,亦可做追肥使用,与仅施腐熟鸡粪或牛粪的有机肥比较,可进一步显著提高火龙果的品质,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的要求,亦有利于环保和降低生产成本。将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氮磷钾含量大于等于6%,且氮:磷:钾=1.0: 0.5—1.0:1.2-1.5,有机质大于等于45%的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进行田间施用后,火龙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由12.3提高到17左右,甜度增加,以三年龄火龙果为施肥对象,每株施用20公斤即可,可显著提高火龙果的品质而极大增加商品价值,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的要求,有利于果农建立火龙果生态果园模式,走现代化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之路。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这种利用生活污泥生产的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的组成物(即专用配方)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城市生活污泥5-6份、鸡粪便1.5-3份、菌菇渣3.5一4.5份、草木灰1.0一1.5份,原料配方总体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该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的组成物即专用配方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城市生活污泥5??6份、鸡粪便1.5??3份、菌菇渣3.5—4.5份、草木灰1.0—1.5份,原料配方总体有机质大于等于45%,其中,所述的城市生活污泥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是大型食品厂废水处理后排放的污物,其含水量低于60%,所述的菌菇渣是指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菌渣或海鲜菇菌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该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的组成物即专用配方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城市生活污泥5--6份、鸡粪便1.5—3份、菌燕洛3.5一4.5份、草木灰1.0一1.5份,原料配方总体有机质大于等于45%,其中,所述的城市生活污泥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是大型食品厂废水处理后排放的污物,其含水量低于60%,所述的菌菇渣是指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菌渣或海鲜菇菌渣。2.一种利用 生活污泥生产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的方法,该方法仍包括原料准备和原料处理步骤,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原料准备和原料处理步骤时,其所生产的高钾型火龙果专用有机复合肥的组成物即专用配方是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城市生活污泥5—6份、鸡粪便1.5—3份、菌燕洛3.5一4.5份、草木灰1.0一1.5份,原料有机质大于等于45%,其中,所述的城市生活污泥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是大型食品厂废水处理后排放的污物,经自然晾晒后其含水量低于60%,所述的菌菇渣是指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菌渣或海鲜菇菌渣,其具体方法步骤包括: (1)将经自然晾晒后其含水量低于60%的主要原料污泥、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礼明,陈钟佃,吴飞龙,张丽梅,江枝和,黄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星源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