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拉延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移动压料功能的拉延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追求产品质量和节省制造成本成为企业颇为关心的两大问题。目前,在追求轻量化的要求下,汽车覆盖件板厚越来越薄,这就存在刚性不足、板件塌陷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整车质量。尤其发盖、顶盖和门板等浅拉延的板件,是各类汽车外覆盖件中最重要的冲压件,其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汽车的美观与安全性能。为了提高板件刚性,传统的方法是增加拉延深度。如图2所示,现有的拉延模具结构,其工作原理为:开模阶段:现有上模15上提,现有下模18不动,气顶杆17将现有压边圈16向上顶出一个行程,此时将坯料放在现有压边圈16上;合模阶段:机床将现有上模向下驱动与现有压边圈闭合,进行压料,然后机床再将现有上模与现有压边圈一起向下驱动,与现有下模闭合,完成拉延成形过程;在整个成形过程中,气顶杆保持对现有压边圈向上的作用力。此种拉延模具结构在拉延成形过程中,只有在合模阶段当坯料与现有下模接触时才开始拉延工作,而在此之前坯料大部分并未参与成形。为使得坯料充分拉延,提高制件刚性,只能增加拉延深度,易产生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移动压料功能的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压边圈、下模座、凸模、顶杆机构,所述的压边圈和凸模均设在上模与下模座之间,顶杆机构与压边圈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边圈包括主压边圈和活动压边圈,活动压边圈活动设在主压边圈上,所述的上模下方对应活动压边圈顶部设有活动凹模,所述的活动压边圈与凸模之间设有驱动活动压边圈侧向移动的侧向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移动压料功能的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压边圈、下模座、凸模、顶杆机构,所述的压边圈和凸模均设在上模与下模座之间,顶杆机构与压边圈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边圈包括主压边圈和活动压边圈,活动压边圈活动设在主压边圈上,所述的上模下方对应活动压边圈顶部设有活动凹模,所述的活动压边圈与凸模之间设有驱动活动压边圈侧向移动的侧向驱动机构。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移动压料功能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向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活动压边圈上的活块和设在凸模上的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章,王荣辉,韩小后,张威,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瑞鹄技研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