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废中间辊制成工作辊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4317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废中间辊制成工作辊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无裂纹或裂纹深度小于5毫米的中间辊作为工作辊的原料,然后对废中间辊进行切削加工,以使废中间辊的辊身和辊颈偏心小于0.01毫米,将切削后的废中间辊进行加热处理,再将加热处理后的废中间辊利用磨床进行精加工,精加工后即为工作辊。该种方法不仅可实现废物利用,且使改制成工作辊的成本非常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轧机包括支撑辊和工作辊,且在支撑辊和工作辊之间安装有一对可轴向移动的中间辊。该种轧机是通过中间辊的横移,以消除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的有害接触区,以提高轧制板形的控制能力,适用于任何宽度带材的轧制。其中,所述的工作辊是使被轧制金属变形的工具,也是轧钢生产中消耗最多的备件;中间辊在运转中因高热震而导致辊轮表面层硬度增加,极易产生剥落及裂痕,在通常情况下,中间辊的直径尺寸大于工作辊。如上所述,工作辊和中间辊均是易损部件,所以,现有的轧机通常采用相同材质制作工作辊和中间辊。由于工作辊和中间辊的造价相对较高,当其损坏后不进行废物利用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和资源浪费,为此,中国专利102618710A号公开的名称为“将报废冷轧辊改制成合格冷轧辊的方法”提出一种解决方案。该专利采用退火工艺、切削、调质处理和最终热处理步骤将报废辊改制成合格轧辊,其中的退火工艺中,需将报废冷轧辊放在炉温600°C左右的退火炉中,并保温13小时后再进行炉冷;而在调质处理步骤中,首先将辊坯放入炉温400°C的台车炉,并将其加热至890°C左右,保温10小时,然后出炉后水冷至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废中间辊制成工作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无裂纹或裂纹深度小于5毫米的中间辊作为工作辊的原料,然后对废中间辊进行切削加工,以使废中间辊的辊身和辊颈偏心小于0.01毫米,将切削后的废中间辊进行加热处理,再将加热处理后的废中间辊利用磨床进行精加工,精加工后即为工作辊。

【技术特征摘要】
1.废中间辊制成工作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无裂纹或裂纹深度小于5毫米的中间辊作为工作辊的原料,然后对废中间辊进行切削加工,以使废中间辊的辊身和辊颈偏心小于0.01毫米,将切削后的废中间辊进行加热处理,再将加热处理后的废中间辊利用磨床进行精加工,精加工后即为工作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刚孙家勇张立明关长革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