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亚平专利>正文

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3687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47
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由护套、密封垫、针管、针座、阻尼圈、活塞、推杆、外筒组成;密封垫在针座前、中段结合处与外筒锥头内孔间形成气密封;阻尼圈内径略小于针座后段外径、但大于针座中段外径,阻尼圈套在针座下端底部后装在外筒前端内,使针座、阻尼圈、外筒之间形成气液密封;活塞表面有一环形沟槽,活塞直径略大于外筒内径,活塞与推杆装在外筒内腔并与外筒内壁呈滑动紧密配合。注射后,继续挤压推杆,针座下端锐利裙边与推杆内孔锐利边缘可将活塞表面切割成开窗,推杆使阻尼圈前移,压缩外筒前段内腔空气,阻尼圈前移到针座中段时,针座释放,压缩空气将针座针管射入推杆内腔,活塞开窗恢复,使针管屏蔽不能外露。具有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用于对人体组织的穿刺过程及其在穿刺后向组织内注射给药或抽取组织标本的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二 )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221311.1公布了气压式回缩自毁注射器,包括注射筒、筒状的空心注射杆、针座、密封垫、活塞和密封接头,针座的中央设置有针头,针座通过套装在其下端的密封垫安装在注射筒的前端,活塞套设在注射杆前端的外侧,密封接头设置在注射杆前端的内测,密封接头和针座上设有互相配合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注射杆推至所述注射筒的前端时,注射筒前端的内壁与针座前端的外壁气密封,注射杆内壁上设置有阻止密封接头和针座从注射杆下端射出的限位装置,注射杆下端设置有沟通注射杆内腔与外界的排气孔。所述的针座的下部向外凸起形成限位座,密封垫套装在限位座上并使针座外壁和注射筒内壁气密封;所述的限位装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注射杆中部和下部,限位装置就是注射杆内壁上的三道凸筋。该技术方案虽较以往的利用机械力(弹簧力或人工拉力)使针座和针管回缩的自毁或安全注射器有较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①、针座前端与注射筒前端依靠斜面且是在注射杆推至注射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由护套(0)、密封垫(01)、针管(1)、针座(2)、阻尼圈(3)、活塞(4)、推杆(5)、外筒(6)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针座(2)前段(21)的外表与外筒(6)前端锥头内孔(6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01),使针座前段(21)与中段(22)结合处与外筒(6)前端锥头内孔(61)形成气密封;阻尼圈(3)套装在针座(2)后段的下端并将其底部的呈喇叭形扩展的锐利裙边(24)完全包裹,然后一同安装在外筒(6)的前端内腔(63)中,使针座(2)、阻尼圈(3)、外筒(6)之间形成气液密封,也使外筒前段(63)的空间完全封闭;活塞(4)为帽状结构,其上端表面有一环形沟槽(41)...

【技术特征摘要】
1.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由护套(O)、密封垫(Ol)、针管(I)、针座(2)、阻尼圈(3)、活塞⑷、推杆(5)、外筒(6)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针座(2)前段(21)的外表与外筒(6)前端锥头内孔(6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01),使针座前段(21)与中段(22)结合处与外筒(6)前端锥头内孔(61)形成气密封;阻尼圈(3)套装在针座(2)后段的下端并将其底部的呈喇叭形扩展的锐利裙边(24)完全包裹,然后一同安装在外筒(6)的前端内腔(63)中,使针座(2)、阻尼圈(3)、外筒(6)之间形成气液密封,也使外筒前段(63)的空间完全封闭;活塞(4)为帽状结构,其上端表面有一环形沟槽(41),其侧面有两个环形凸起(42),环形凸起(42)的直径略大于外筒(6)的内径,活塞(4)安装在推杆(5)的前端外侧,推杆(5)及活塞⑷安装在外筒(5)内腔,活塞⑷与外筒(6)内壁之间呈滑动紧密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座(2)的上段(21)外径略小于外筒前端锥头内孔(61)直径;针座中段(22)外径大于外筒前端锥孔的内径,针座后段(23)外径大于针座中段(22)的外径,针座后段(23)的长度是阻尼圈(3)厚度的2倍以上,针座后段(23)的底部呈喇叭状扩展形成锐利裙边(24),所述的锐利裙边(24)的直径(24)等于活塞(4)表面环形沟槽(41)的直径;所述的锐利裙边(24)的一侧被切削,被切削部分的弦高(D-R)等于或略大于活塞(4)上端表面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亚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