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钒电池堆,特别是一种用于钒电池材料和结构测试评价的钒电池堆。
技术介绍
全钒液流电池(以下简称钒电池)是一种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态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最早是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ria Skyllas-Kazacos教授于1985年提出。全钒液流电池以五价钒和四价钒离子的硫酸溶液为正极电解液,以三价钒和二价钒离子的硫酸溶液为负极电解液,由离子交换膜隔开。在对全钒液流电池进行充放电过程中,正负极电解液在各自电极区进行化学反应,通过钒离子价态的变化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钒电池由钒电池堆和含钒的电解液组成,钒电池堆决定了电池功率大小。钒电池堆由端板、集流体、双极板、隔膜、密封圈以及电极等材料组成。在实际工作中,针对电堆材料和结构的测试往往需要在钒电池堆中进行实际充放电测试,以评价分析材料和结构性能。据申请人所知,用于材料和结构测试评价的钒电池堆原则上需要结构简单,便于拆卸装配,易于更换部件。中国专利文献CN 101847724A (申请号:201010138682.4)公开的《一种液流电池的双极板框和电堆》,其采用内外排布的两层O形密封圈压在离子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钒电池材料和结构测试评价的钒电池堆,其包含一个正半电池、一个负半电池、离子交换膜和紧固件,离子交换膜安装在正半电池和负半电池之间,通过紧固件正半电池、离子交换膜、负半电池组合在一起,正半电池和负半电池均包括端板,端板配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正半电池和负半电池均采用了导电塑料板、液流框、盖片(19)和电极(15),液流框设有环形密封条,盖片(19)上设有流道(21),电极(15)和设有流道(21)的盖片(19)装在设有环形密封条的液流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钒电池材料和结构测试评价的钒电池堆,其包含一个正半电池、一个负半电池、离子交换膜和紧固件,离子交换膜安装在正半电池和负半电池之间,通过紧固件正半电池、离子交换膜、负半电池组合在一起,正半电池和负半电池均包括端板,端板配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正半电池和负半电池均采用了导电塑料板、液流框、盖片(19)和电极(15),液流框设有环形密封条,盖片(19)上设有流道(21),电极(15)和设有流道(21)的盖片(19)装在设有环形密封条的液流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钒电池材料和结构测试评价的钒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液流框和环形密封条为整体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钒电池材料和结构测试评价的钒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液流框上的环形密封条至少有两个,环形密封条横截面形状为弧形或半圆形,高度最大为I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钒电池材料和结构测试评价的钒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液流框上的环形密封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魁,马军,杨祥军,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