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演示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氯气制备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是高中化学新课标必修一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进行氯气的性质教学时,需要大量的氯气。但氯气有毒,并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黏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氯气会中毒致死,而且用常规仪器制备氯气药品消耗量较大。在对浙江省杭州、宁波、金华、温州等地区所发放的调查问卷上我们可以发现,中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的实验,教师往往采用课堂演示的形式,很难做到学生人人动手进行实验。制氯气的传统方法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作反应物,存在着诸如杂质干扰大、浪费酸等缺点,反应过程需要加热,且无任何洗气装置。加热需要用铁架台,不仅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装置较为复杂;浓盐酸极易挥发,而整个装置恰恰又是制取大量的氯气,故会有浓盐酸挥发到集气瓶中,同时氯气中也会带有少量的水,两者同时作用将导致收集到的氯气纯度不高,因此不加任何洗气装置有违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氯气制备演示装置,使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氯气制备演示装置,包括玻璃管体(1)和试管(2),其特征是:所述的玻璃管体(1)位于试管(2)的上方,并且玻璃管体(1)的底部通过第一导管(3)与试管(2)相连通,在所述的第一导管(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1);玻璃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反应物的滤网(11),滤网(11)上方的玻璃管体(1)侧壁设有与试管(2)相连通的第二导管(4),所述的第二导管(4)上设置有第二阀门(41)和第五阀门(81);在玻璃管体(1)的上端设置第一密封塞(12),在第一密封塞(12)上插设有分液漏斗(5)和带有第一气球(62)的验气导管(6),所述的分液漏斗(5)设置有第三阀门(5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气制备演示装置,包括玻璃管体(I)和试管(2),其特征是:所述的玻璃管体(I)位于试管(2)的上方,并且玻璃管体(I)的底部通过第一导管(3)与试管(2)相连通,在所述的第一导管(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1);玻璃管体(I)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反应物的滤网(11),滤网(11)上方的玻璃管体⑴侧壁设有与试管⑵相连通的第二导管(4),所述的第二导管(4)上设置有第二阀门(41)和第五阀门(81);在玻璃管体(I)的上端设置第一密封塞(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