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现象可控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54162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现象可控变色喷泉实验装置,属于教学实验领域。该装置包括氨气制备实验装置、喷泉实验装置、显色实验装置及吹气生火实验装置,其以中学教材中最为经典的演示实验——喷泉实验为中心,通过巧妙的设置和科学的组合,以吹气生火代替原来简单的胶头滴管作为引发装置,同时加入了微型爆炸、显色反应等反应,将化学变化的奇妙之处展现地耐人寻味,乐趣无穷,可以说是化简单为神奇;而且在每一步反应中所体现的化学哲学精神,可以在相反或对立的实验现象里揭示自然界中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本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一口气来引发一连串多彩多样的反应,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现象可控实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教学实验仪器领域,涉及一种集氨气的制备、吹气生火、显色反应 及喷泉实验为一体的多现象可控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氨气的制取、收集并检验、吹气生火、多彩多姿的显色反应及喷泉实验,是中学教 材中经典演示实验。目前,这些经典演示实验基本上都是独立进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经典演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现象可控 变色喷泉实验装置。(一)多现象可控实验装置的结构本技术的多现象可控实验装置,包括氨气制备实验装置、喷泉实验装置、显色 实验装置及吹气生火实验装置;所述氨气制备实验装置由带支管的大试管和分液漏斗组 成;所述喷泉实验装置由倒立的三口烧瓶、烧杯及塑制小试管组成,且三口烧瓶的三个口通 过导管分别与所述带支管的大试管、烧杯、塑制小试管连通;所述显色实验装置由圆盘反应 器、小试管、小铁球及小铁球控制装置组成,其中小试管位于圆盘反应器外周下方,小铁球 位于圆盘反应器的上方;所述小铁球控制装置包括位于圆盘反应器上方的铁架台,设置在 铁架台上的轻质玻璃轨道、置于轻质玻璃轨道上的小石球及与小铁球对应的活塞;所述小 铁球通过滑轮装置与所述塑制小试管连接。为了便于控制实验过程,所述导管上分别设置有弹簧夹。所述三口烧瓶与带支管大试管的连通口上设置有尖嘴玻璃排空口。所述氨气制备实验装置的带支管的大试管内装有NaOH粉末,分液漏斗内装有浓 氨水;所述喷泉实验装置的烧杯为两个,其内分别加入稀NaOH溶液、无色酚酞。所述显色实验装置的小试管为四个,其内分别加入FeCl3溶液、石蕊指示剂、CuSO4 溶液和酚酞。所述圆盘反应器内装有浓NaOH溶液;所述塑制小试管内装有稀盐酸HCl ;所述轻 质玻璃轨道上涂抹有浓硫酸与高锰酸钾粉末;小石球的表面浸有乙醇。本技术的多现象可控实验装置还包括吹气生火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 所述轻质玻璃轨道上方的木棍及支架,所述木棍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架上,另一端通过棉 线连接在支架上;所述棉线上设置有脱脂棉。所述脱脂棉上沾有Na2O2粉末。(二)实验现象1、氨气的制取、收集并检验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浓氨水滴入下面大试管中的NaOH粉末中,迅速产生白色气泡,NaOH粉末溶解。在尖嘴玻璃排空口用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检测,观察实验现象,直至排 空口有大量白烟生成,NH3充满三口烧瓶。2、吹气生火实验用蘸水的细长玻璃管对着涂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缓缓吹气,脱脂棉变黑,且有火 星出现,坚持十五秒,脱脂棉燃烧。3、“炮仗”实验棉线被被烧断,木棍快速下落,与小球发生碰撞,浸有乙醇的小球沿玻璃轨道下 滑,与涂抹在轨道上的浓硫酸与高锰酸钾粉末发生剧烈反应,发出“炮仗”的啪啪声。4、显色实验小铁球落入浓NaOH中,使浓NaOH溢出,分别滴入盛有酚酞、FeCl3、CuSO4溶液、红 色石蕊指示剂的四支小试管中,出现红色、红棕色沉淀、蓝色分层沉淀和蓝色显色反应。5、喷泉实验小铁球下落同时拉动连在一起的盛有少量稀HCl的塑制小试管,塑制小试管快速 上升,其中的稀HCl势能转变为动能,喷入三口烧瓶,最终引发喷泉。本技术的特点以中学教材中最为经典的演示实验——喷泉实验为中心,通 过巧妙的设置和科学的组合,以吹气生火代替原来简单的胶头滴管作为引发装置,同时加 入了微型爆炸、显色反应等反应,将一个多现象可控变色喷泉实验充分展现在大众面前。本 实验设计中每个反应的基本原理都非常简单,但是将它们进行组合后,却将化学变化的奇 妙之处展现地耐人寻味,乐趣无穷,可以说是化简单为神奇;而且在每一步反应中所体现的 化学哲学精神,可以在相反或对立的实验现象里揭示自然界中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本质。 本技术以一 口气来引发一连串多彩多样的反应,能使人感叹领悟,有时候人生只需要 一口气,就可以跨过千难万险,赢得精彩人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多现象可控实验装置,包括氨气制备实验装置、喷泉实验装置、显色 实验装置及吹气生火实验装置。所述氨气制备实验装置由带支管大试管I和分液漏斗2组成。所述喷泉实验装置 由倒立的三口烧瓶3,两个烧杯5及一个塑制小试管6组成,且三口烧瓶3的三个口通过导 管分别与带支管大试管I,烧杯5,塑制小试管6连通;三口烧瓶3与带支管大试管I的连通 口上设置有尖嘴玻璃排空口 4 ;所述导管上分别设置有弹簧夹19、20、21、22、23。所述显色 实验装置由圆盘反应器7、四个小试管8、小铁球9及小铁球控制装置组成,其中四个小试管 8位于圆盘反应器7外周下方,小铁球9位于圆盘反应器7的上方;小铁球控制装置包括位 于圆盘反应器7上方的铁架台10,设置在铁架台10上的玻璃轨道13,置于玻璃轨道13上 的小石球14及与小铁球9对应的活塞12 ;小铁球9通过滑轮机构11与塑制小试管6连接。 所述吹气生火实验装置包括设置在玻璃轨道13上方的木棍15及支架16,其中木棍的一端 活动连接在支架16上,另一端通过棉线17连接在支架16上;棉线上17设置有脱脂棉18。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弹簧夹19、20、23,打开弹簧夹21、22,用手捂住圆底烧瓶,伸入烧杯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导管内形成一小段水柱,过一会儿,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2、药品及化学试剂的准备在带支管的大试管I内装有NaOH粉末,分液漏斗2内装有浓氨水;两个烧杯5内分别加入稀NaOH溶液、无色酚酞;四个小试管8内分别加入FeCl3溶液、石蕊指示剂、CuSO4 溶液和酚酞;圆盘反应器7内装有浓NaOH溶液;塑制小试管6内装有稀盐酸HCl ;玻璃轨道上涂抹有浓硫酸与闻猛酸钟粉末;小石球14的表面浸有乙醇;脱脂棉18上沾有Na2O2粉末。3、实验现象的观察3.1氨气的制取、收集并检验打开弹簧夹19、20,关闭其他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中的浓氨水滴入下面大试管中的NaOH粉末中,迅速产生白色气泡,NaOH粉末溶解。在尖嘴玻璃排空口 4处用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检测,观察实验现象,排空口有大量白烟生成,NH3充满三口烧瓶,关闭弹黃夹19。原理本实验采用浓氨水滴入NaOH产生大量热促使浓氨水分解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H3 · H2O +NaOH==NH3 i +NaCl + 2Η20ΝΗ3+Η20=ΝΗ3 · H2O (可逆)氨气的性质氨气和氯化氢气体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挥发性,两者混合发生反应生成NH4Cl, NH4Cl为白色固体小颗粒,因此产生白色烟雾,反应方程式为NH3+HC1=NH4C13. 2吹起生火实验用蘸水的细长玻璃管对着涂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缓缓吹气,脱脂棉变黑,且有火星出现,坚持十五秒,脱脂棉燃烧。原理人体呼吸产生大量CO2,而Na2O2粉末与CO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使脱脂棉燃烧,因此对涂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缓缓吹气,脱脂棉燃烧,反应方程式为C6H1206+6H20+602 — 6C02+12H20+ 大量能量(38ATP)2Na202 + 2CO2 == 2Na2C03 + O2 3. 3奔跑的“炮仗”实验棉线被被烧断,木棍快速下落,与小球发生碰撞,浸有乙醇的小球沿玻璃轨道下滑,与涂抹在轨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现象可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气制备实验装置、喷泉实验装置、显色实验装置;所述氨气制备实验装置由带支管大试管(1)和分液漏斗(2)组成;所述喷泉实验装置由倒立的三口烧瓶(3)、烧杯(5)及塑制小试管(6)组成,且三口烧瓶(3)的三个口通过导管分别与所述带支管大试管(1)、烧杯(5)、塑制小试管(6)连通;所述显色实验装置由圆盘反应器(7)、小试管(8)、小铁球(9)及小铁球控制装置组成,其中小试管(8)位于圆盘反应器(7)外周下方,小铁球(9)位于圆盘反应器(7)的上方;所述小铁球控制装置包括位于圆盘反应器(7)上方的铁架台(10),设置在铁架台(10)上的轻质玻璃轨道(13)、置于轻质玻璃轨道(13)上的小石球(14)及与小铁球(9)对应的活塞(12);所述小铁球(9)通过滑轮机构(11)与所述塑制小试管(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现象可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气制备实验装置、喷泉实验装置、显色实验装置;所述氨气制备实验装置由带支管大试管(I)和分液漏斗(2)组成;所述喷泉实验装置由倒立的三口烧瓶(3)、烧杯(5)及塑制小试管(6)组成,且三口烧瓶(3)的三个口通过导管分别与所述带支管大试管(I)、烧杯(5)、塑制小试管(6)连通;所述显色实验装置由圆盘反应器(7)、小试管(8)、小铁球(9)及小铁球控制装置组成,其中小试管(8)位于圆盘反应器(7)外周下方,小铁球(9)位于圆盘反应器(7)的上方;所述小铁球控制装置包括位于圆盘反应器(7)上方的铁架台(10),设置在铁架台(10)上的轻质玻璃轨道(13)、置于轻质玻璃轨道(13)上的小石球(14)及与小铁球(9)对应的活塞(12);所述小铁球(9)通过滑轮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瑞斌梁筱王祖云张斌孟劭聪莫尊理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