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5205 阅读:5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包括:液硫出口管、外锥壳、内锥壳、集气筒、过程气出口管、大法兰、封头、过程气切向入口管、外筒体、内筒体、支腿、排污口;其中:外筒体两侧与支腿固定连接;过程气切向入口管和过程气出口管位于该侧的下端通过内、外筒体与液硫出口管相连、过程气切向入口管和过程气出口管位于该侧的上端通过内、外筒体与大法兰相连;封头设置于大法兰上方;排污口上方与内、外锥壳连接;集气筒设置于内、外筒体中间部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硫磺回收反应中的过程气(尾气)中的液硫和硫雾的夹带,提高液硫产品回收率,减少气体中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石油化工硫磺回收装置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硫磺回收装置中的液硫捕集器
技术介绍
我国大多数硫磺回收装置,采用酸性气部分燃烧一外高温掺合一两级转化的流程,所谓外高温掺合,就是将焚烧炉出口的高温气体分别与捕集器出口的气体相掺合,以调节一、二级反应器入口的温度,其示意流程见图1所示,工艺流程简述:酸性气经工厂低压蒸汽预热后进入酸性气燃烧炉;自燃烧炉鼓风机来的空气用工厂低压蒸汽预热后进入酸性气燃烧炉。酸性气与空气在酸性气燃烧炉进行CLAUS反应,按烃类完全燃烧和1/3硫化氢生成二氧化硫控制风量。燃烧后的高温过程气经一级冷凝冷却器分离出液硫,过程气经一级掺合阀用酸性气燃烧炉高温烟气加热后进入一级反应器,在催化剂作用下,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磺,反应后过程气经二级冷凝冷却器分离出液硫;过程气经二级掺合阀用酸性气燃烧炉高温烟气加热后进入二级反应器,在催化剂作用下,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继续反应,生成硫磺,反应后过程气进入三级冷凝冷却器分离出液硫;液硫捕集器的作用是捕集过程气(尾气)中的硫雾,尾气之后送至尾气处理部分。分离出的液硫经硫封至液硫槽储罐,由液硫泵送至成型设施,固体硫磺经计量、缝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硫出口管(1)、外锥壳(2)、内锥壳(3)、集气筒(5)、过程气出口管(7)、大法兰(8)、封头(9)、过程气切向入口管(10)、外筒体(11)、内筒体(12)、支腿(13)、排污口(15);其中:所述外筒体(11)两侧与所述支腿(13)固定连接;所述过程气切向入口管(10)位于该侧的下端通过所述内筒体(12)、外筒体(11)与所述液硫出口管(1)相连、所述过程气切向入口管(10)位于该侧的上端通过内筒体(12)、外筒体(11)与所述大法兰(8)相连;所述封头(9)设置于所述大法兰(8)上方;所述过程气出口管(7)位于该侧的上端通过内筒体(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硫出口管(I)、外锥壳(2)、内锥壳(3)、集气筒(5)、过程气出口管(7)、大法兰(8)、封头(9)、过程气切向入口管(10)、外筒体(11)、内筒体(12)、支腿(13)、排污口(15);其中: 所述外筒体(11)两侧与所述支腿(13)固定连接; 所述过程气切向入口管(10)位于该侧的下端通过所述内筒体(12)、外筒体(11)与所述液硫出口管(I)相连、所述过程气切向入口管(10)位于该侧的上端通过内筒体(12)、夕卜筒体(11)与所述大法兰(8 )相连; 所述封头(9)设置于所述大法兰(8)上方; 所述过程气出口管(7)位于该侧的上端通过内筒体(12)、外筒体(11)与所述大法兰(8)相连;所述过程气出口管(7)位于该侧的下端通过内筒体(12)、外筒体(11)与所述液硫出口管(I)相连; 所述排污口( 15)装置上方与所述外锥壳(2)、内锥壳(3)连接; 所述集气筒(5)设置于内筒体(12)、外筒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利郭廖廓马晓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