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球式涡轮增压复合脱硫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232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明涉及湍球式涡轮增压复合脱硫除尘装置,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该壳体中心的管道,安装在该壳体与管道之间的多个叶片,每个叶片的上端与该壳体相连,下端与管道相连接;该管道的下端连接一遮烟罩,该管道内安装有螺带式搅拌器,该螺带式搅拌器为设置在该管道中的呈螺旋带状的长条板;其特征在于,在该壳体中心的管道出口端,还设置一延长管,该延长管上下端口设有多孔的上、下堵板;在该延长管内放有塑料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最小的液气比下,达到气液充分接触,进行高速传质,提高最小能耗下的高除尘、脱硫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气体净化
,特别涉及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备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目前在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塔中的湿法技术有一种旋流器,它是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塔中的重要部件,它主要由盲板、旋流叶片、罩筒、溢流槽、集液槽,溢流口、溢流管、异型接管等组成。这种锅炉烟气脱硫旋流器的工作过程为把脱硫浆液均匀分配到各个叶片,形成薄液层。当气流由下向上通过叶片时产生旋转的离心运动。使脱硫浆液滴在塔壁上碰撞凝聚。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到集液槽,并通过溢流口、溢流管流到下一个塔板的盲板上,继续重复上述过程。上述旋流器存在下列问题1、脱硫效率偏低,均为80%左右,且不适用于CaC03作固硫剂。(引自《硫氮污染防治工程技术及其应用》)郭东明编著,化学工业出版);2、结构复杂,容易结垢,且脱硫效率随塔径增加而降低。3、为切向进气,中心容易形成低效区。4、类似其他旋流器,其叶片中心为实心体,在烟气进入后与脱硫浆液形成旋转并在中心区形成真空漏斗,影响脱硫效率和效果。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于2007年申请并获得专利权的“涡轮式增压加速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该除尘装置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1,固定在该壳体中心的管道14,安装在该壳体与管道之间的多个叶片12,每个叶片的上端与该壳体相连,下端与管道相连接;该管道内安装有螺带式搅拌器13,该螺带式搅拌器为设置在该管道中的呈螺旋带状的长条板。该壳体下端连接一遮烟罩15。该专利安装在已有脱硫除尘塔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上问题。但除尘、脱硫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湍球式涡轮增压脱硫除尘装置,应用在烟气脱硫除尘塔中可实现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最小的液气比下,达到气液充分接触,进行闻速传质,提闻最小能耗下的闻除尘、脱硫效率。本技术提出的湍球式涡轮式增压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该壳体中心的管道,安装在该壳体与管道之间的多个叶片,每个叶片的上端与该壳体相连,下端与管道相连接;该管道的下端连接一内遮烟罩,在该内遮烟罩外周的壳体下端连接一外遮烟罩;该管道内安装有螺带式搅拌器,该螺带式搅拌器为设置在该管道中的呈螺旋带状的长条板;其特征在于,在该壳体中心的管道出口端,还设置一延长管,该延长管上下端口设有多孔的上、下堵板;在该延长管内放有塑料球。所述的上下堵板上的孔可为布满在堵板上,直径为Φ20毫米孔径的小孔。所述塑料球直径可为Φ25-Φ30毫米,该塑料球填满所述延长管内的一半空间。本技术的特点及效果:本技术不同于现有湿法技术,不从增长气液接触时间、增大气液接触空间、增大持液量出发,而是通过建立紊流传质场,使气液在传质场中高速撞击,形成气相、液相都分散的状态,实现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最小的液气比下,达到气液充分接触,进行高速传质,提闻最小能耗下的闻除尘、脱硫效率。在紊流传质场中,液体的比表面积比起普通的喷淋塔的液体比表面积大数十倍,达到同样传质效率,它的阻力比起喷淋塔偏低或接近,液气比却大大减小,传质空间也大大减小,在现有的液一气传质设备中,它的综合性能最优秀,而能耗最低。本技术的湍球式涡轮增压脱硫除尘装置,可装在喷淋塔内,由于在叶片中心区域内设计有螺带式搅拌器,烟气进入脱硫装置后,在螺带式搅拌器区域管内的球作不规则湍动运动。烟气与脱硫浆液形成的高速旋转效果与叶片造成的烟气流速所带来的综合旋转效果更强烈,并破坏了中心区形成的真空漏斗,提高了脱硫效率。长期运行螺带式湍球搅拌器,能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和效率,且不容易被堵塞和烟气上喷带水这正是湍球式增压加速烟气脱硫除尘装与其他脱硫装置的不同之处和优越之处。该装置可根据设计烟气量的大小,至少安置一个或多个,与其他装置相比具有脱硫除尘效率高、容量大、连续工作时间长、液气比小,适合各种脱硫剂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的涡轮增压脱硫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湍球式涡轮增压复合脱硫除尘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湍球式涡轮增压复合脱硫除尘装置结构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的湍球式涡轮增压加速烟气脱硫除尘装置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壳体21,固定在该壳体中心的管道24,安装在该壳体与管道之间的多个叶片22,每个叶片的上端与该壳体相连,下端与管道相连接;该管道的下端连接一遮烟罩251,在遮烟罩251外周的壳体下端连接一遮烟罩252 ;该管道内安装有螺带式搅拌器23,该螺带式搅拌器23为设置在该管道中的呈螺旋带状的长条板。在该壳体中心的管道出口端还设置一延长管26,该延长管上下端口设有多孔的上、下堵板27、28 ;在该延长管内放有塑料球29。本实施例的涡轮式增压加速烟气复合脱硫除尘装置的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应用应用需要及选用的喷淋塔大小进行设计;以下数据仅作为举例并给出可参考的取值范围。涡轮式增压加速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的壳体直径一般为400-800毫米(例如600毫米),中心的管道直径为100-200毫米(例如150毫米);每个叶片表面可呈150-180 (例如165)弧度,其短轴与水平面夹角为28° -45° (例如35° );其长轴与水平面夹角为20° -50° (例如45° )。叶片的宽度达100-400毫米(例如200毫米),两相邻叶片相重叠0-20毫米(例如10毫米)。管道中的螺带式搅拌器的长条板构成的螺旋带与纵向轴的夹角为20° -30° (例如28° ),且与管道内壁保持有缝隙,以便安装。延长管高度为400毫米,壳体高度为250毫米,遮烟罩高度为160毫米。所述的上下堵板上的孔为布满在堵板上,直径为Φ20毫米孔径的小孔。所述塑料球直径为Φ25-Φ30毫米,该塑料球填满所述延长管内的约一半空间。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说明如下:将多台本实施例装置以中心对称分布安装在喷淋塔体内的同一水平面上。组成湍球式涡轮增压脱硫除尘塔。锅炉烟气经过布袋除尘器(或电除尘器)和引风机后,通过进口烟道挡板门进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内,通过本实施例的湍球式涡轮式增压复合脱硫除尘装置,与从喷淋管喷下的脱硫浆液形成高速旋转效果,使气液在高速撞击,形成气相、液相都分散的状态,烟气进入本实施例脱硫装置后,在螺带式搅拌器区域管内的球作不规则湍动运动。烟气与脱硫浆液形成的高速旋转效果与叶片造成的烟气流速所带来的综合旋转效果更强烈,并破坏了中心区形成的真空漏斗,提高了脱硫效率。实现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最小的液气比下,达到气液充分接触,进行高速传质,提高最小能耗下的脱硫效率。脱硫后烟气通过除雾器,将烟气中夹带的水雾除去,出口烟气含水量<75mg/Nm3,避免对下游烟道和烟囱的腐蚀。净化烟气通过出口烟道挡板门至烟 排放。采用本实施例净化后烟气SO2含量彡IOOmg / M3,脱硫效率> 95%,尘含量^ 50mg / M3,除 尘效率彡95%。单炉年脱硫10558T/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湍球式涡轮增压复合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该壳体中心的管道,安装在该壳体与管道之间的多个叶片,每个叶片的上端与该壳体相连,下端与管道相连接;该管道的下端连接一内遮烟罩,在该内遮烟罩外周的壳体下端连接一外遮烟罩;该管道内安装有螺带式搅拌器,该螺带式搅拌器为设置在该管道中的呈螺旋带状的长条板;其特征在于,在该壳体中心的管道出口端,还设置一延长管,该延长管上下端口设有多孔的上、下堵板;在该延长管内放有塑料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湍球式涡轮增压复合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该壳体中心的管道,安装在该壳体与管道之间的多个叶片,每个叶片的上端与该壳体相连,下端与管道相连接;该管道的下端连接一内遮烟罩,在该内遮烟罩外周的壳体下端连接一外遮烟罩;该管道内安装有螺带式搅拌器,该螺带式搅拌器为设置在该管道中的呈螺旋带状的长条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华付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威肯众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