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祁奇专利>正文

一种管型导体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696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型导体连接装置。其包括中间连接器,中间连接器包括导体管和内衬管,内衬管设于导体管内,导体管为第一导体管和第二导体管,第一导体管和第二导体管的一端均铣削成半圆管,第一导体管和第二导体管对接使半圆管组成正圆管,内衬管两端分别插入第一导体管和第二导体管内部,第一导体管和第二导体管的半圆管部分包覆内衬管,并通过固定机构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管型导体连接装置使导电面接触可靠度得到明显提升,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省工省料;导体管连接的机械强度亦能得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电力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管型导体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管型母线(管型电缆)行业中的管型导体连接有三种连接方式:焊接、内嵌式连接(内连接)、外抱或外箍式连接(外连接)。其中焊接方案仅适用于以铝或铝合金为基材的管型导体;铜管导体因其厚度、材质属性的原因,不适用焊接方法。外连接方案会造成管型导体连接部位的外径大于导体管本身,给连接部位的绝缘工序带来难度,绝缘管型母线(管型电缆)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且造成母线安装后整体美观性的降低。因接头部位增大,相应需增加相间距离,对安装现场空间的要求加大。所以电力部门推广采用内连接方案。内连接方案相对外连接更加先进,使连接部位的外径与导体外径一致,给后续绝缘工作带来便利和可靠性,绝缘管型母线的绝缘材料的使用寿命得到保障。与外连接方案的比较,国内现有外连接方案主要有外抱箍式和外套管式(即将导体管嵌入连接体内部)。外连接方案最大的弊端是连接部位突出管型母线主体外,这样就给接头部位的绝缘敷设带来难度,易留下空隙、气泡甚至尖端放电。这样的致命弱点,使得外连接方案不适用于复合绝缘管型母线,且外观上看起来很不美观。外连接方案另一个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型导体连接装置,包括中间连接器,所述中间连接器包括导体管(1)和内衬管(2),所述内衬管(2)设于导体管(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管(1)设为第一导体管(11)和第二导体管(12),所述第一导体(11)管和第二导体管(12)的一端均铣削成半圆管,所述第一导体管(11)和第二导体管(12)对接使半圆管组成正圆管,所述内衬管(2)两端分别插入第一导体管(11)和第二导体管(12)内部,所述第一导体管(11)和第二导体管(12)的半圆管部分包覆内衬管(2),并通过固定机构(4)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型导体连接装置,包括中间连接器,所述中间连接器包括导体管(I)和内衬管(2),所述内衬管(2)设于导体管(I)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管(I)设为第一导体管(11)和第二导体管(12),所述第一导体(11)管和第二导体管(12)的一端均铣削成半圆管,所述第一导体管(11)和第二导体管(12)对接使半圆管组成正圆管,所述内衬管(2)两端分别插入第一导体管(11)和第二导体管(12)内部,所述第一导体管(11)和第二导体管(12)的半圆管部分包覆内衬管(2),并通过固定机构(4)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型导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管(11)和第二导体管(12)管内的内衬管(2)长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型导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连接装置,所述终端连接装置包括导体管(I)和外部电气端子(3 ),所述导体管(I)连接外部电气端子(3),所述外部电气端子(3)包括连接排(31)和嵌入管(32),所述连接排(31)和嵌入管(32)一体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奇周希豪
申请(专利权)人:祁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