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系统,特别是用于高磁场脑部功能成像装置的超导磁体系统。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根据生物体磁性核(氢核)在磁场中的表现特性成像的高新技术。近二十年来,随着磁体技术,超导技术、低温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的发展,MRI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MRI以其自身技术上的特点和功能上的优势,已成为临床影像诊断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化诊断设备。磁共振成像(MRI)系统主要由磁体系统、谱仪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图像显示系统几部分组成,其中磁体系统是磁共振成像系统最重要、成本最高的部件。而磁体系统中最重要、成本最高的部分是主磁体。主磁体的作用是产生一个均匀的磁场,使处于磁场中的人体内氢原子核被磁化而形成磁化强度矢量。磁共振成像装置的主磁体要求具有高场强(>0.5T)和高均匀度(I lOppm)。人体成像中,有用于全身成像的磁共振装置和身体某一局部成像的装置。全身成像的磁共振装置要求能够容纳整个身体,因此,均匀区较大,磁体制造难度大,成本高。人体的头部功能成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头部成像的超导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导磁体(26)包括主磁场超导线圈(1、2、3、4),补偿超导线圈(16、17、18、19、20、21、22),还包括制冷机(23)、高压氦容器(24)和自激发热管(25);制冷机(23)的二级冷头连接高压氦容器(24)上,利用制冷机(23)二级冷头的冷量来冷却高压氦容器(24)内的氦气形成液氦,通过自激发热管(25)将冷量直接传给超导磁体(26),自激发热管(25)均匀缠绕在超导磁体(26)的外表面;自激发热管(25)的两个端口连接到高压氦容器(24)上,产生闭环冷却回路;所述的超导磁体(26)采用自激发热管(25)来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头部成像的超导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导磁体(26)包括主磁场超导线圈(1、2、3、4),补偿超导线圈(16、17、18、19、20、21、22),还包括制冷机(23)、高压氦容器(24)和自激发热管(25);制冷机(23)的二级冷头连接高压氦容器(24)上,利用制冷机(23)二级冷头的冷量来冷却高压氦容器(24)内的氦气形成液氦,通过自激发热管(25)将冷量直接传给超导磁体(26),自激发热管(25)均匀缠绕在超导磁体(26)的外表面;自激发热管(25)的两个端口连接到高压氦容器(24)上,产生闭环冷却回路;所述的超导磁体(26)采用自激发热管(25)来冷却。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主磁场超导线圈(I)位于超导磁体(26)内层的一端,第三主磁场超导线圈(3)位于超导磁体(26)内层的另一端;第三主磁场超导线圈(3)的外层布置有第四主磁场超导线圈(4);在第四主磁场超导线圈(4)的外部,在轴向方向上向超导磁体(26)中心方向依次布置第四补偿超导线圈(19)和第三补偿超导线圈(18);在超导磁体(26)的内层,在第三主磁场超导线圈(3)的内层布置第五补偿超导线圈(20);在第一主磁场超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良,胡新宁,倪志鹏,李兰凯,严陆光,李毅,戴银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