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Bi系和Y系高温超导带材绕制的组合绕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370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5:38
一种应用Bi系和Y系高温超导带材绕制的组合绕组,由Bi系超导线圈(1)、Y系超导线圈(2)、超导线圈骨架(3)、超导线圈轴向间隔层(4)、线圈上支撑板(5)、线圈下支撑板(6)、线圈紧固螺杆(7)组成。Bi系超导线圈(1)位于组合绕组中部,Y系超导线圈(2)位于组合绕组端部;组合绕组安装在低温杜瓦筒(8)和低温杜瓦上盖板(9)组成的低温杜瓦内部,由液氮直接蒸发冷却或液氮加制冷机迫流循环冷却。组合绕组通过拉杆(10)与低温杜瓦上盖板(9)安装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Bi系高温超导带材自场临界电流高和Y系高温超导带材在外场下临界电流退降小等特点,可用于制作交流绕组和直流绕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Bi系和Y系两种不同类型超导带材绕制的超导磁体。
技术介绍
应用于电力系统中高温超导变压器、电抗器和储能磁体中的高温超导磁体需要具备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的能力。对于需承受大电流的高温超导磁体而言,由于难以采用多带并联的换位导线制作螺旋式绕组,通常需采用多个双饼绕组或者圆筒式绕组组成的并联结构。应用于交流场合,采用多个绕组并联的方式,由于各个绕组所处磁场的位置不同,各绕组之间的自感和互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各绕组的电流分配也存在差异;同时,对于超导绕组,在绕组中部的磁场轴向分量很大,而在绕组端部磁场的径向分量很大。为了解决多个绕组电流分配不均匀的问题,采用绕组间换位是一种方式,但是绕组间的换位常常不是完全换位,环流仍然不可避免存在。另外,绕组间换位通常需要采用普通导线,不仅增加了损耗,而且为高压绝缘的处理带来很多困难。考虑到当前的高温超导带材有很多种类和规格,特别是Y系超导带材,由于采用镀膜方式制作,理论上带材的宽度可以制作为任意规格。利用不同规格的Bi系和Y系高温超导带材绕制双饼绕组和圆筒式绕组,可以解决多个并联绕组电流分布不均的问题。采用不同种类超导带材绕制超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Bi系和Y系高温超导带材绕制的组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绕组由Bi系超导线圈(1)、Y系超导线圈(2)、超导线圈骨架(3)、超导线圈轴向间隔层(4)、线圈上支撑板(5)、线圈下支撑板(6),以及线圈紧固螺杆(7)组成;Bi系超导线圈(1)和Y系超导线圈(2)绕制在超导线圈骨架(3)外部;Bi系超导线圈(1)位于组合绕组中部,Y系超导线圈(2)位于组合绕组端部;各Bi系超导线圈(1)和Y系超导线圈(2)之间采用超导线圈轴向间隔层(4)分隔;组合绕组安装在低温杜瓦筒(8)和低温杜瓦上盖板(9)组成的低温杜瓦内部,由液氮直接蒸发冷却或液氮加制冷机迫流循环冷却。组合绕组通过拉杆(10)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Bi系和Y系高温超导带材绕制的组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绕组由Bi系超导线圈(1)、Y系超导线圈(2)、超导线圈骨架(3)、超导线圈轴向间隔层(4)、线圈上支撑板(5)、线圈下支撑板(6),以及线圈紧固螺杆(7)组成;Bi系超导线圈(I)和Y系超导线圈(2)绕制在超导线圈骨架(3)外部;Bi系超导线圈(I)位于组合绕组中部,Y系超导线圈(2)位于组合绕组端部;各Bi系超导线圈(I)和Y系超导线圈(2)之间采用超导线圈轴向间隔层(4)分隔;组合绕组安装在低温杜瓦筒(8)和低温杜瓦上盖板(9)组成的低温杜瓦内部,由液氮直接蒸发冷却或液氮加制冷机迫流循环冷却。组合绕组通过拉杆(10)与低温杜瓦上盖板(9)安装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i系超导线圈(I)为采用Bi系高温超导带材绕制的双饼或多层圆筒式结构;所述的Y系超导双饼线圈(2)采用Y系高温超导带材绕制的双饼或多层圆筒式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骨架(2)、线圈上支撑板(3)、线圈下支撑板(4)采用玻璃钢材料制作;低温杜瓦筒(8)和低温杜瓦上盖板(9)在应用于直流磁体时采用无磁不锈钢或玻璃钢材料制作,在应用于交流磁体时采用玻璃钢材料制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绕组应用于制作大电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清泉戴少涛张志丰张京业肖立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