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器以及部件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528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器以及部件检查装置,该输送器具备至少一个输送部,该输送部在基台上输送输送对象,该输送部具有:多个第一升降部,该多个第一升降部使把持输送对象的多个把持部的每一个升降;以及一个第二升降部,该一个第二升降部使上述多个第一升降部整体升降。在将输送对象与连接对象连接时,驱动上述多个第一升降部中的一部分下降,并驱动其余的第一升降部上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输送对象的输送器、以及具备该输送器的部件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检查电子部件的电特性的部件检查装置中,使用在规定的托盘与检查用插口之间输送检查前、检查后的电子部件的输送器。作为这样的输送器,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那样具备两个在将电子部件从规定的位置输送到检查用插口之后将电子部件嵌入到检查用插口的输送单元的输送器。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输送器中,在一个输送单元将电子部件按压在检查用插口上并利用部件检查装置所具备的测试器进行检查的期间,另一个输送单元进行检查后的电子部件的排出和检查前的电子部件的供给,两个输送单元交替地供给电子部件以进行检查。但是,在这样的输送器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另一个输送单元进行电子部件的排出以及供给的时间比一个输送单元供给电子部件以进行检查的时间长,所以无法高效地进行利用部件检查装置进行的电子部件的检查。因此,以往提出了例如图18所示那样的输送器。图18是示出输送器的侧面构造的侧视图,是示出把持有测试器一次能够处理的电子部件的个数的四倍的个数的电子部件的输送单元的图。如图18的(a)所示,在输送单元100中,四个能够各自独立地升降的升降机构IOOa IOOd沿一个方向排列,在四个升降机构的每一个的下端部把持有测试器一次能够处理的个数的电子部件IlOa IlOcL进而,如图18的(b)所示,首先,使四个升降机构中的、位于这些升降机构的排列方向的前端的升降机构IOOa的下端部下降,并通过按压将电子部件IlOa嵌入检查用插口 120,从而供给电子部件IlOa以进行检查。接下来,在对该电子部件I IOa的检查结束后,使把持有该电子部件I IOa的升降机构IOOa上升,如图18的(c )所示,使输送单元100整体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便将与前端的升降机构IOOa邻接的其他升降机构IOOb配置于检查用插口 120的正上方。接着,通过使升降机构IOOb下降来供给电子部件IlOb以进行检查,然后,对其他升降机构100c、100d也重复相同的动作。由此,能够利用一个输送单元供给相互不同的多个检查单位的电子部件以进行检查,而不会使输送单元中的电子部件的排出、供给在中途停滞。进而,通过将具备多个这样的输送单元的输送器应用于部件检查装置,该部件检查装置的检查效率提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 148307号公报然而,在图18所示的输送器中,需要在四个升降机构的每一个设置使升降机构的下端部在规定的范围升降的机构。此外,还需要在四个升降机构的每一个设置以将由升降机构所把持的电子部件嵌入检查用插口的程度的大小的按压力按压上述电子部件的机构。因此,升降机构的结构在升降方向整体变得复杂,无法避免输送单元的大小、重量的增加,结果,在输送电子部件时,会导致输送单元的移动速度降低,进而输送效率降低。另外,这样的问题在具备如图18所示那样的输送单元的输送器中是共通的问题,与输送单元的个数无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易的结构高效地输送输送对象的输送器、以及具备该输送器的部件检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输送器,该输送器具备至少一个在基台上输送输送对象的输送部,上述输送部具有多个第一升降部,该多个第一升降部与把持输送对象的多个把持部的每一个连结,并使上述多个把持部的每一个相对于上述基台升降;以及一个第二升降部,该一个第二升降部与全部的上述多个第一升降部连结,并使上述多个第一升降部整体相对于上述基台升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相对于多个第一升降部,使该多个第一升降部升降的第二升降部为一个,因此,在维持输送对象升降的范围的前提下,输送部的结构简化。并且,由于能够降低输送部的大小、重量,因此能够提高输送部在输送输送对象时的移动速度,能够高效地输送输送对象。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输送器,该输送器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对上述输送部的输送进行控制,上述控制部驱动上述多个第一升降部中的一部分下降,并驱动其余的上述第一升降部上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与驱动其余的第一升降部下降、或不驱动其余的第一升降部升降的方式相比,多个第一升降部的每一个的位置在升降方向上相互分离。因此,即便在一个把持部下降的方向上、在基台上存在成为该一个把持部的下降的障碍的部位的情况下,能够仅驱动上述把持部上升、并且驱动其他把持部下降,以免该把持部与上述部位干涉。因而,由于也能够向发生上述那样的干涉的部位输送输送对象,因此能够在基台上扩大能够输送输送对象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输送器,该输送器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对上述输送部的输送进行控制,上述输送部具备四个以上上述第一升降部,上述控制部以使相互邻接的上述第一升降部的升降状态相互不同的方式驱动上述多个第一升降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即便在作为输送对象的下降目的地的基台上的多个部位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情况下,只要这样的间隔与一个第一升降部的宽度相当,就能够一次使输送对象下降至多个这样的作为下降目的地的部位。因此,能够高效地输送输送对象。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输送器,该输送器利用单独的马达驱动上述第一升降部以及上述第二升降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通过利用马达对第一升降部以及第二升降部进行电动驱动,在输送部的各部分的驱动中,能够进行高速驱动、弧形驱动(arch driving)。因而,能够高效地输送输送对象。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输送器,该输送器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对上述输送部的输送进行控制;以及两个上述输送部,直到利用一个上述输送部进行的将输送对象与该输送对象的连接对象连接的连接动作结束为止,上述控制部使另一个上述输送部与上述一个输送部邻接并待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两个输送部能够连续地将输送对象与连接对象连接,从而能够高效地输送输送对象。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部件检查装置,该部件检查装置具备测试器,该测试器具有安装于基台的开口部的检查用插口 ;以及至少一个输送部,该至少一个输送部在上述基台上将电子部件朝上述检查用插口输送,上述输送部具有多个第一升降部,该多个第一升降部与把持电子部件的多个把持部的每一个连结,并使上述多个把持部的每一个相对于上述检查用插口升降;以及一个第二升降部,该一个第二升降部与全部的上述多个第一升降部连结,并使上述多个第一升降部整体相对于上述检查用插口升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对于部件检查装置所具备的输送部,相对于多个第一升降部,使多个第一升降部升降的第二升降部为一个,因此,在维持电子部件的升降的范围的前提下,输送部的结构简化。并且,由于能够降低输送部的大小、重量,因此能够提高输送部在输送电子部件时的移动速度。因而,能够高效地输送电子部件,进而,能够提高部件检查装置的检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搭载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器的部件检查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结构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该实施方式的输送器的端面构造的端面图。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输送器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输送器的工作方式的时序图,(a)是示出输送单元的在Y方向的位置的变化的时序图,(b)是示出第一升降机构的在Z方向的位置的变化的时序图,(C)、Cd)是示出把持部的在Z方向的位置的变化的时序图。图5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器,其特征在于,该输送器具备输送部,该输送部在基台上输送输送对象,所述输送部具有:多个第一升降部,该多个第一升降部与把持输送对象的把持部连结,并使该把持部相对于所述基台升降;以及第二升降部,该第二升降部使连结于该第二升降部的所述多个第一升降部一起相对于所述基台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07 JP 2011-1954351.一种输送器,其特征在于, 该输送器具备输送部,该输送部在基台上输送输送对象, 所述输送部具有: 多个第一升降部,该多个第一升降部与把持输送对象的把持部连结,并使该把持部相对于所述基台升降;以及 第二升降部,该第二升降部使连结于该第二升降部的所述多个第一升降部一起相对于所述基台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器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的输送进行控制,在同一时刻, 所述控制部驱动所述多个第一升降部中的一部分下降,并驱动所述多个第一升降部中的除了所述一部分之外的、其余的第一升降部上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器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的输送进行控制, 所述输送部具备四个以上所述第一升降部, 所述控制部以使相互邻接的所述第一升降部的升降方向相互不同的方式驱动所述多个第一升降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 能够使通过驱动在所述第一升降部设置的第一升降马达而使所述第一升降部移动的时刻与通过驱动在所述第二升降部设置的第二升降马达而使所述第二升降部移动的时刻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 能够使通过驱动在所述第一升降部设置的第一升降马达而使所述第一升降部移动的时刻与通过驱动在所述第二升降部设置的第二升降马达而使所述第二升降部移动的时刻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器具备: 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的输送进行控制;以及 两个所述输送部, 直到利用一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森广明下岛聪兴长谷川信夫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