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式空调无极性供电通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54559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多联式空调安装时接线复杂,容易出错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联式空调无极性供电通讯系统,其技术方案可概括为:多联式空调无极性供电通讯系统,包括线控器及至少一个室内机,所述线控器包括线控器处理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器还包括线控器通讯电路,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室内机通讯电路,所述线控器通讯电路与室内机通讯电路通过总线连接,所述线控器通讯电路中具有电源极性转换滤波模块,电源极性转换滤波模块输出的电源为线控器提供工作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接线简单,适用于空调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特别涉及多联式空调的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线控器主要采用五线制供电通讯电路,即其中两根线用于为线控器提供电源,其余三根线通过RS485通讯芯片用于室内机与线控器的通讯。由于该方式连接线太多,且该电路采用RS485通讯,通讯存在极性之分,因此在空调机组(特别是多联式空调)安装时接线复杂、且容易接错线,而造成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损坏电路。耦合电感一般包括四个端口,分为两侧,每一侧指两个连接端口通过一个电感连接,一般为一号管脚与四号管脚为一侧,二号管脚与三号管脚为一侧,一号管脚与二号管脚的位置对应,四号管脚与三号管脚的位置对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目前多联式空调安装时接线复杂,容易出错的缺点,提供一种多联式空调无极性供电通讯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联式空调无极性供电通讯系统,包括线控器及至少一个室内机,所述线控器包括线控器处理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器还包括线控器通讯电路,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室内机通讯电路,所述线控器通讯电路与室内机通讯电路通过总线连接,所述线控器通讯电路中具有电源极性转换滤波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联式空调无极性供电通讯系统,包括线控器及至少一个室内机,所述线控器包括线控器处理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器还包括线控器通讯电路,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室内机通讯电路,所述线控器通讯电路与室内机通讯电路通过总线连接,所述线控器通讯电路中具有电源极性转换滤波模块,电源极性转换滤波模块输出的电源为线控器提供工作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联式空调无极性供电通讯系统,包括线控器及至少一个室内机,所述线控器包括线控器处理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器还包括线控器通讯电路,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室内机通讯电路,所述线控器通讯电路与室内机通讯电路通过总线连接,所述线控器通讯电路中具有电源极性转换滤波模块,电源极性转换滤波模块输出的电源为线控器提供工作电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无极性供电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通讯电路包括直流电源输入端、通讯模块、供电模块、供电检测模块、连接检测模块及导通控制模块,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端与供电模块连接,室内机处理器与室内机通讯模块连接,室内机通讯模块与供电模块连接,供电检测模块与供电模块连接,并与室内机处理器连接,连接检测模块与供电模块连接,并与室内机处理器连接,导通控制模块与供电模块连接,并与室内机处理器连接,供电模块与总线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无极性供电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耦合电感一、耦合电感二、电容一、整流二极管五、开关、电阻一、电阻二及电阻三,总线具有两个传输端口,总线的一个传输端口通过耦合电感一的一号管脚连接,另一个传输端口与耦合电感一的二号管脚连接,耦合电感一的四号管脚与耦合电感二的二号管脚连接,并与通讯模块的一个端口连接,耦合电感一的三号管脚与耦合电感二的四号管脚连接,并与通讯模块的另一个端口连接,耦合电感二的一号管脚与连接检测模块的一个端口连接,耦合电感二的三号管脚与整流二极管五的负极连接,并与电阻二的一端连接,电阻二的另一端与连接检测模块的另一个端口连接,电阻三与电容一并联,一端与电阻二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导通控制模块连接,整流二极管五的正极与电阻一的一端连接,并与开关的一端连接,开关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输入端连接,电阻一的另一端与供电检测模块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无极性供电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检测模块包括光电稱合器一、地线、电容二、电阻四及5V直流电压输入端,所述光电稱合器一的二极管端正极与供电模块连接,负极与地线连接,光电耦合器一的三极管端,发射极与地线连接,并与电容二的一端连接,集电极与电容二的另一端连接,并通过电阻四与5V直流电压输入端连接,且与室内机处理器的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无极性供电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检测模块包括5V直流电压输入端、光电稱合器二、光电稱合器三、电容三、电容四、电阻五、电阻六及地线,所述光电耦合器二的二极管端正极与光电耦合器三的二极管端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刚刘运中赵寰黄欣欣张天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