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油器的阻风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404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化油器的阻风门机构,其能够使阻风门机构整体紧凑,缩短阻风门阀的开闭时间,并实现燃料消耗效率的提升。该化油器的阻风门机构具有:致动器(13),其根据温度变化而直线地伸缩;连接杆(16),其一端连接于旋转轴,该连接杆受所述致动器的推力而转动;阻风挺杆(15),其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受旋转力的传递;以及阀轴(12),其在一端固定安装有阻风门阀(11),在另一端具备接受来自阻风挺杆的旋转力的传递的阀轴杆(17),所述阻风挺杆(15)为覆盖阀轴杆的外周的有底筒形状,阀轴贯通所述阻风挺杆的底部并设置成能够自如旋转,连接杆与阻风挺杆的连接机构设置成比阻风挺杆的筒形状的外缘靠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控制阻风门阀的开度的化油器的阻风门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发动机在起动时临时提高空气燃料比,使用了阻风门机构。在以前,通过手动来进行阻风门阀的开闭,但最近,为了谋求预热运转的稳定化和低燃料消耗性的提升,使设于化油器的阻风门阀的开度与发动机温度的变化相对应的自动阻风门形式的阻风门机构增加(例如,专利文献I)。图7是表示专利文献I中所示的以往的阻风门机构的侧视图。再者,图8是图7的剖视图,图8的(a)表示A-A截面,图8的(b)表示B-B截面。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阻风门机构是这样的结构阻风门阀31的阀轴31a从进气通道30a的中心线向一侧偏移地配置,阻风门阀31为这样的结构在其全关闭状态下,阻风门阀31以其较大侧比其较小侧靠近进气通道30a的下游侧的方式相对于进气通道30a的中心线倾斜。从阀轴31a的化油器主体30向外侧突出地安装有阻风挺杆33,该阻风挺杆33由有底圆筒状部分33a和杆臂33b构成,所述有底圆筒状部分33a能够旋转地与阀轴31a配合,所述杆臂33b突出设置在所述有底圆筒状部分33a的外侧,并与其成为一体。在有底圆筒状部分33a的内侧,形成有在其周向隔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油器的阻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油器的阻风门机构具备:致动器,其根据温度变化而直线地伸缩;连接杆,其受到所述致动器的推力而转动;阻风挺杆,其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受旋转力的传递;以及阀轴,在该阀轴固定安装有阻风门阀,该阀轴接受来自所述阻风挺杆的旋转力的传递而转动,所述阻风挺杆为覆盖所述阀轴的外周的有底筒形状,所述阀轴贯通所述阻风挺杆的底部,所述阻风挺杆设置成能够以所述阀轴为中心自如旋转,所述连接杆和所述阻风挺杆的连接机构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比所述阻风挺杆的筒形状的外缘靠内侧处。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6 JP 2011-2346051.一种化油器的阻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油器的阻风门机构具备: 致动器,其根据温度变化而直线地伸缩; 连接杆,其受到所述致动器的推力而转动; 阻风挺杆,其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受旋转力的传递;以及阀轴,在该阀轴固定安装有阻风门阀,该阀轴接受来自所述阻风挺杆的旋转力的传递而转动, 所述阻风挺杆为覆盖所述阀轴的外周的有底筒形状,所述阀轴贯通所述阻风挺杆的底部,所述阻风挺杆设置成能够以所述阀轴为中心自如旋转, 所述连接杆和所述阻风挺杆的连接机构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比所述阻风挺杆的筒形状的外缘靠内侧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的阻风门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智玲杉崎明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