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芳纶纤维因为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耐磨损、较强的韧性及优异的耐热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各领域,其中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芳纶纤维的主要应用形式,约占芳纶纤维应用总量的70 80%。但是,由于芳纶纤维表面极性不高,使得其溶解性、耐疲劳性不够好,耐光性较差,剪切性能差及纤维容易微纤化而劈裂。芳纶纤维的化学惰性和光滑表面导致纤维表面光滑且活性低,不易于树脂浸润,导致纤维与树脂基体界面结合性较差,界面剪切强度较低。这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芳纶纤维在复合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后,使其能与树脂基体形成较好的界面层,从而发挥芳纶纤维在有机纤维中的优势地位。近年来,人们对芳纶纤维的改性方法有化学接枝、表面涂层等化学方法以及用冷等离子体、Y射线或超声波等对表面进行的物理方法,但采用以上方法进行改性时存在投资大反应条件高,而且反应设备多,界面结合性差;此外,化学改性等上述各种方法均在不同程度上损伤纤维的表面结构和性能,因此,本专利探讨一种物理改性芳纶纤维表面结构的方法。附生 结晶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芳纶增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对芳纶纤维进行改性,具体作法是:将聚偏氟乙烯PVDF/聚己二酸丁酯PBA/等规聚丙烯i?PP溶液浇铸薄膜分别加热到195~205℃/80~100℃/190~200℃保温10~15min消除热历史,随后将聚偏氟乙烯PVDF/聚己二酸丁酯PBA/等规聚丙烯i?PP薄膜以50~60℃/min的速率降温到168~170℃/42~45℃/162~165℃,立即将两端施加张力并将伸直的芳纶纤维或机织布放置到过冷态聚偏氟乙烯PVDF/聚己二酸丁酯PBA/等规聚丙烯i?PP薄膜表面上并与其紧密接触;2)将步骤1改性后的芳纶纤维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芳纶增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O对芳纶纤维进行改性,具体作法是:将聚偏氟乙烯PVDF/聚己二酸丁酯PBA/等规聚丙烯1-PP溶液浇铸薄膜分别加热到195 205°C /80 100°C /190 200°C保温10 15min消除热历史,随后将聚偏氟乙烯PVDF/聚己二酸丁酯PBA/等规聚丙烯i_PP薄膜以50 60°C /min的速率降温到168 170°C /42 45°C /162 165°C,立即将两端施加张力并将伸直的芳纶纤维或机织布放置到过冷态聚偏氟乙烯PVDF/聚己二酸丁酯PBA/等规聚丙烯1-PP薄膜表面上并与其紧密接触; 2)将步骤I改性后的芳纶纤维10% 20%同环氧树脂80% 90%进行机械共混,然后将混合粉料放入平板硫化机模具中成型,先将炉温升至135 145°C,保持50 60min,对预成型坯料进行预塑,压力控制在9 11 MPa ; 3)迅速将温度升到180 185°C,保持50 60min,使模压料成型,然后采用随炉降温的方式降温到110°C后将压力撤掉; 4)将步骤3)模压成型后的复合材料连同模具一起取出,冷却至室温,获得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芳纶增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芳纶纤维进行改性,具体作法是:将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浇铸薄膜加热到195 205°C保温10 15min消除热历史,随后将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以50 60°C /min的速率降温到168 170°C,立即将两端施加张力并将伸直的芳纶纤维或机织布放置到过冷态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表面上并与其紧密接触; 2)将步骤I改性后的芳纶纤维10% 20%同环氧树脂80% 90%进行机械共混,然后将混合粉料放入平板硫化机模具中成型,先将炉温升至135 145°C,保持50 60min,对预成型坯料进行预塑,压力控制在9 11 MPa; 3)迅速将温度升到180 185°C,保持50 60min,使模压料成型,然后采用随炉降温的方式降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赵庭山,王学川,李文举,冯会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