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该方法生产出的水性聚氨酯主要应用于纺织胶黏剂如印花胶黏剂、植绒胶黏剂等。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传统的纺织胶粘剂,是以丙烯酸乳液胶黏剂为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越来越高,传统丙烯酸乳液胶黏剂绝大多数含有甲醛,会给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纺织面料手感的要求越来越高,丙烯酸乳液胶黏剂热粘冷脆的自身特性造成了其不良的手感,已经不能满足市场提出的要求。聚氨酯类胶黏剂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但传统聚氨酯类胶黏剂绝大部分是溶剂型,含有大量的甲苯、乙酸乙酯等溶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易燃、易爆、大量污染环境,而且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危害。 众所周知:水性聚氨酯(WPU)是指将聚氨酯溶解于水或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一种聚氨酯树脂。相对于溶剂型聚氨酯,水性聚氨酯以水为介质,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节能、操作加工方便等优点,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943年原西德的Schlack P在乳化剂和保护胶体的存在下,将二异氰酸酯在剧烈搅拌下乳化于水中并添加二胺,首次成功地研制出了 WPU。20世纪50年代有少量WPU的研究,如1953年DuPont公司的研究人员将端异氰酸基聚氨酯预聚体分散于水中,然后用乙二胺扩链合成了 WPU。1967年水性聚氨酯首次出现于美国市场,70-80年代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水性聚氨酯产品从试制阶段发展到应用,有多种类型的水性聚氨酯产品面世。我国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由沈阳皮革所开始研制,此后相继有北京、天津等地的皮革研究所合成的皮革涂饰材料的问世。80年代后,W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性聚氨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按下列步骤进行的:第一步: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①?称取多元醇:按重量称取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真空下干燥后,降温至40~100℃;②?加入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的加入量为: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摩尔比为0.5~2:1,保持温度在40~100℃进行聚合反应;③?加入多元醇扩链剂及亲水性扩链剂,多元醇扩链剂的加入量为:多元醇扩链剂羟值摩尔当量与上述多元醇的羟值摩尔当量之比为0.4~2.4:1,所加入的亲水扩链剂的质量为预聚体总质量的3%~7%,保持温度在40~100℃进行聚合反应,制得聚氨酯预聚体;第二步:中和反应,制备聚氨酯预聚体盐:将三乙胺滴加到聚氨酯预聚体中进行中和反应,中和度为80%~120%,将聚氨酯预聚体中和成盐,三乙胺的加入量为:三乙胺物质量与亲水扩链剂物质量之比为0.8~1.2:1;第三步:制得水性聚氨酯:在高速分散机的作用下,将去离子水加入到中和成盐的聚氨酯预聚体中,乳化后,制得水性聚氨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聚氨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按下列步骤进行的: 第一步: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 ①称取多元醇:按重量称取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真空下干燥后,降温至40 100°C ; ②加入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的加入量为: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摩尔比为0.5 2:1,保持温度在40 100°C进行聚合反应; ③加入多元醇扩链剂及亲水性扩链剂,多元醇扩链剂的加入量为:多元醇扩链剂羟值摩尔当量与上述多元醇的羟值摩尔当量之比为0.4 2.4:1,所加入的亲水扩链剂的质量为预聚体总质量的3% 7%,保持温度在40 100°C进行聚合反应,制得聚氨酯预聚体; 第二步:中和反应,制备聚氨酯预聚体盐: 将三乙胺滴加到聚氨酯预聚体中进行中和反应,中和度为80% 120%,将聚氨酯预聚体中和成盐,三乙胺的加入量为:三乙胺物质量与亲水扩链剂物质量之比为0.8 1.2:1 ; 第三步:制得水性聚氨酯: 在高速分散机的作用下,将去离子水加入到中和成盐的聚氨酯预聚体中,乳化后,制得水性聚氨酯。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在进行步骤②之前,先加入多元醇质量O 2倍的丙 酮或丁酮、加入多元醇质量O 0.1%的催化剂,然后再进行步骤②;当制备过程中加入丙酮或丁酮时,在第三步制得水性聚氨酯步骤中,当乳化结束后,再用真空减压方法脱去水性聚氨酯中的丙酮或丁酮。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在第三步制得水性聚氨酯步骤中,将去离子水加入到中和成盐的聚氨酯预聚体中后,先用冰盐水循环冷却,保持温度在5 20°C,再进行乳化,制得水性聚氨酯。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向所制得的水性聚氨酯中慢速搅拌滴加多元胺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光明,赵家成,马骥,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前进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