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丙烯酸吸收精制新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2191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丙烯酸吸收精制新方法和装置,本方法为:(a)合成工序制备的丙烯酸气体自吸收塔底部侧线通入,在塔内上升过程中通过与塔顶喷淋水雾接触,形成丙烯酸水溶液流入塔釜;(b)吸收塔塔釜丙烯酸水溶液经管线由脱水塔的塔中进料,水蒸气自脱水塔塔顶采出经塔顶冷凝器冷凝为液相;(c)脱水塔塔釜丙烯酸溶液经管线由脱轻塔的塔中进料,脱轻塔塔顶采出低沸物经脱轻塔塔顶冷凝器冷凝为液相;(d)脱轻塔塔釜丙烯酸溶液经管线由产品塔的塔中进料,产品塔塔顶采出丙烯酸经冷凝器冷凝为液相,一部分液相丙烯酸作为回流液输入产品塔经塔内液体分布器分布到下部传质单元,另一部液相丙烯酸采出至产品储罐。采用本方法提高了丙烯酸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酸连续吸收精制新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丙烯酸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及合成树脂单体,是聚合速度非常快的乙烯类单体。大多数用以制造丙烯酸甲酯、乙酯、丁酯、羟乙酯等丙烯酸酯类。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可以均聚及共聚,其聚合物用于合成树脂、合成纤维、高吸水性树脂、建材、涂料等工业部门。丙烯酸及其系列产品,主要是其酯类,近年得到迅速发展。如象乙烯、丙烯、氯乙烯、丙烯腈等那样,发展成为重要的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原料。丙烯酸及其酯类作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世界总产量已超过百万t,而由其制成的聚合物和共聚物(主要是乳液型树脂)的产量将近500万t。这些树脂的应用遍及涂料,塑料、纺织、皮革、造纸、建材,以及包装材料等众多部门。丙烯酸及其酯类可供有机合成和高分子合成,而绝大多数是用于后者,并且更多地是与其他单体,如乙酸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进行共聚,制得各种性能的合成树酯、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各种助剂等。主要应用于经纱上浆料、胶黏剂、水稠化剂、铜版纸涂饰剂、聚丙烯酸盐类等领域。 图1所示的流程为传统丙烯酸生产工艺,此工艺流程为三塔流程,包括吸收塔,脱轻塔,脱重塔,合成工序制备的丙烯酸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烯酸连续吸收精制新方法,采用四塔连续生产流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合成工序制备的丙烯酸气体自吸收塔底部侧线通入,在塔内上升过程中通过与塔顶喷淋水雾接触,形成丙烯酸水溶液流入塔釜,所述吸收塔塔顶操作温度为50~70℃,塔釜操作温度为60~80℃,塔顶操作压力为常压;(b)吸收塔塔釜丙烯酸水溶液经连接在其塔底的管线由脱水塔的塔中进料,水蒸气自脱水塔塔顶采出经塔顶冷凝器冷凝为液相,一部分液相做吸收塔塔顶喷淋用水,另一部分液相作为回流液输入脱水塔经塔内液体分布器分布到下部传质单元,丙烯酸富集在脱水塔塔釜,所述脱水塔塔顶操作温度为35~50℃,塔顶操作压力为10~20KPa;(c)脱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连续吸收精制新方法,采用四塔连续生产流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合成工序制备的丙烯酸气体自吸收塔底部侧线通入,在塔内上升过程中通过与塔顶喷淋水雾接触,形成丙烯酸水溶液流入塔釜,所述吸收塔塔顶操作温度为50 70°C,塔釜操作温度为60 80°C,塔顶操作压力为常压; (b)吸收塔塔釜丙烯酸水溶液经连接在其塔底的管线由脱水塔的塔中进料,水蒸气自脱水塔塔顶采出经塔顶冷凝器冷凝为液相,一部分液相做吸收塔塔顶喷淋用水,另一部分液相作为回流液输入脱水塔经塔内液体分布器分布到下部传质单元,丙烯酸富集在脱水塔塔釜,所述脱水塔塔顶操作温度为35 50°C,塔顶操作压力为10 20KPa ; (c)脱水塔塔釜丙烯酸溶液经连接在其塔底的管线由脱轻塔的塔中进料,脱轻塔塔顶采出低沸物经脱轻塔塔顶冷凝器冷凝为液相,一部分低沸物液相作为回流液输入脱轻塔经塔内液体分布器分布到下部传质单元,另一部分低沸物液相作为废液进行处理,丙烯酸富集在脱轻塔塔釜,所述脱轻塔塔顶操作温度为40 60°C,塔顶操作压力为3 IOKPa ; (d)脱轻塔塔釜丙烯酸溶液经连接在其塔底的管线由产品塔的塔中进料,产品塔塔顶采出丙烯酸经冷凝器冷凝为液相,一部分液相丙烯酸作为回流液输入产品塔经塔内液体分布器分布到下部传质单元,另一部液相丙烯酸采出至产品储罐,产品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惠生王强夏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