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童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童车,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折叠童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折叠童车折叠关节多,导致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不方便。折叠后体积大,增加了储存和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关节少,成本低的折叠童车。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1,所述的前车架I前端连接有前轮组101,所述的前车架I后端通过铰接有后车架2和所述的铰轴4上还铰接有扶手架3,所述的后车架2上连接有后轮组200,所述的前车架1、后车架2和扶手架3铰接处设有折叠控制装置5。如上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车架2包括左后车架杆201和右后车架杆202,所述的左后车架杆201与所述的右后车架杆202之间设有后梁203,所述的左后车架杆201前端设有左铰接叉204,所述的铰轴4穿装在所述的左铰接叉204上,所述的前车架I为开口向后的U形,其左后侧端设有左前铰接盘104,所述的扶手架3为开口向前的U形,前左前侧端设有左后铰接盘304,所述的左前铰接盘104上设有第一铰轴孔141和以所述的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1),所述的前车架(1)前端连接有前轮组(101),所述的前车架(1)后端通过铰接有后车架(2)和所述的铰轴(4)上还铰接有扶手架(3),所述的后车架(2)上连接有后轮组(200),所述的前车架(1)、后车架(2)和扶手架(3)铰接处设有折叠控制装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1),所述的前车架(I)前端连接有前轮组(101),所述的前车架(I)后端通过铰接有后车架(2)和所述的铰轴(4)上还铰接有扶手架(3),所述的后车架(2)上连接有后轮组(200),所述的前车架(I)、后车架(2)和扶手架(3)铰接处设有折叠控制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车架(2)包括左后车架杆(201)和右后车架杆(202),所述的左后车架杆(201)与所述的右后车架杆(202)之间设有后梁(203),所述的左后车架杆(201)前端设有左铰接叉(204),所述的铰轴(4)穿装在所述的左铰接叉(204)上,所述的前车架(I)为开口向后的U形,其左后侧端设有左前铰接盘(104),所述的扶手架(3)为开口向前的U形,前左前侧端设有左后铰接盘(304),所述的左前铰接盘(104)上设有第一铰轴孔(141)和以所述的第一铰轴孔(141)的中心轴为轴心的左前弧形限位孔(142),所述的左前铰接盘(104)的边缘上设有第一缺口( 143),所述的左后铰接盘(304)上设有第二铰 轴孔(341)和以所述的第二铰轴孔(341)的中心轴为轴心的左后弧形限位孔(342),所述的左前弧形限位孔(142)的前端与所述的左后弧形限位孔(342)的后端在车架完全展开时围成限位轴孔,所述的左前弧形限位孔(142)的后端与所述的左后弧形限位孔(342)的前端端在车架完折叠时围成限位轴孔,所述的左铰接叉(204)上固定有穿装在所述的左前弧形限位孔(142)和所述的左后弧形限位孔(342)内的左限位轴(245),所述的左后铰接盘(304)外缘上设有当车架完全打开时与所述的第一缺口( 143)对齐的第二缺口(343),所述的折叠控制装置(5)包括能在所述的左铰接叉(204)内滑动并在车架完全打开时卡入所述的第一缺口(143)和第二缺口(343)内的卡销(501),所述的折叠控制装置(5)还包括控制所述的卡销(501)滑动的控制机构(5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铰接叉(204)包括第一半叉(246)和第二半叉(24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童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广,黄伟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