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缠绕玻璃钢电缆保护管内衬材料和制备工艺技术。
技术介绍
( I)以往缠绕工艺制作的玻璃钢电缆导管往往不采用内衬或用塑料过塑和改性聚丙烯制作内衬,如专利技术专利CN102361280A,就用改性聚丙烯做内衬材料,产生内外两个不同材料的管体; (2)以往内衬结合过程中由于使用原料与主体管道所用材料完全不同,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改进设备和工艺,在一定程度上给产品生产、检测(无现行依据标准)、安装带来了不便;另外,不同材料的结合在配方和工艺上会更加复杂,容易增加成本或影响管体整体性能,降低导管的竞争优势; (3)以往制备内衬的方法需要完全改变传统缠绕工艺的制造方法,并增添外用设备,如注塑设备、挤压工艺设备等。如专利号CN102361280,就需要缠绕和挤压两道工艺才能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首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首先提出了一种与管体同类材料作为衬里,用玻璃纤维布作为缠绕玻璃钢电缆导管内衬材料。该材料有以下特点 (O能增强管体的刚度,提高抗压、抗弯能力 (2)在合理配方下能与管道玻璃钢材料紧密结合成一整体,并保证内壁的光滑 (3)在管道内自然形成保护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玻璃纤维布作为缠绕玻璃钢电缆导管内衬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玻璃纤维布为内衬材料,在科学配方的稀释树脂中充分浸泡后,经上模、缠绕、蒸汽加热、脱模、自然冷却等工序,使内衬与缠绕玻璃钢管体紧密结合,一次成型,从而彻底解决了现有缠绕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轴向强度不足和电缆穿线施工过程中内壁刮伤引发导管整体性能下降或完全脱层等现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玻璃纤维布作为缠绕玻璃钢电缆导管内衬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玻璃纤维布为内衬材料,在科学配方的稀释树脂中充分浸泡后,经上模、缠绕、蒸汽加热、脱模、自然冷却等工序,使内衬与缠绕玻璃钢管体紧密结合,一次成型,从而彻底解决了现有缠绕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轴向强度不足和电缆穿线施工过程中内壁刮伤引发导管整体性能下降或完全脱层等现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缠绕玻璃钢电缆保护管内衬过程中,必须控制好玻纤布的厚度和径纱纬线的合理分配值(厚度:0.14 mm ;经纬纱比:16:12),既要获得成品轴向强度又要取得径向足够的刚度(管刚度:(1.2 5.0)MPa;环向刚度:(23 100)kPa)。3.如权利要求1所述,在选择使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时,要有合理稀释粘度〔粘度:(0.18-0.25) Pa S〕以获得充分的浸润性,并通过合理配方,使其在设定的环境温度〔温度:(18 25) °C〕、环境湿度〔湿度:(65 80)%〕、周期时间(时间:7天)内得到最佳固化度(巴氏硬度35)。4.如权利要求1和3所述,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明,冯武,徐文龙,张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世纪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浙江德鑫新世纪电缆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